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又到手足口病高发季,年轻爸妈别大意

又到手足口病高发季,年轻爸妈别大意

2018-05-05 来源:桐庐疾控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等,而危及生命。

每年5-6月,春末夏初,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家长老师就会发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也跟着多起来。3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预测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高于去年,是高峰年。从县疾控中心4月份监测数据来看,今年我县手足口病发病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个别幼儿园已经出现聚集现象。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等,而危及生命。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鬼?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类似,也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除临床表现不一样,其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等非常相似,在疫情处置上可参照手足口病有关要求进行。

这些症状需注意!

1、手足口病病情通常较轻,呈自限性,部分病例无发热。

2、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痛。

3、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出现水疱、溃疡,痛感明显。

4、多数患儿手掌、脚底、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病情会快速恶化,在发病1-5天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如何感染?

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第1周传染性最强,可通过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1、接触患病孩子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

2、接触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3、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经飞沫传播。

4、接触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手等。

5、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一般不发病,但可将病毒传染给小孩。

哪些人易感染?

1、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的风险更高。

2、6月龄以下婴儿因母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

3、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集体生活,更容易发生聚集性发病。

预后如何?

1、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较好,呈自限性,一般4-6天左右,少数EV71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时间较长。

2、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预后也较好,有自限性,在发病7-10天即可痊愈。

3、少部分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通常发病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重症手足口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治。

出现以下症状,需马上就医!!!

持续高热不退

睡眠惊跳

精神异常(烦躁、乱语、幻觉、萎靡、嗜睡)

呼吸困难

头痛、呕吐

出冷汗、四肢冰凉

心率增快或减慢

4、有些手足口病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手掌和脚底脱皮伴指甲脱落。

如何护理患儿?

1、注意隔离。患儿尽量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幼儿园、商场、游乐场),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

2、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是否原有症状、体征加重?是否有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

3、注意护理。饮食上要尽量烹饪软烂或半流质食物,宜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较强食物。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餐后漱口;勤洗手,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皮疹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5、注意消毒。患儿使用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要煮沸消毒,如不宜煮沸可放置太阳底下暴晒。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得了手足口病,并不能终身免疫,也有可能感染其它类型肠道病毒而发病,所以预防很重要!

1、6个月-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EV71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有较好的效果。

2、二胎或多胎家庭中有孩子感染,务必严格隔离。

3、讲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4、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5、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和卫生状况不明食物。

6、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

7、幼儿园加强晨检,将传染源阻挡在校园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