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吉林省4月~5月逐渐上升,6月~9月达到高峰,发病人群超9成为5岁及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吉林省4月~5月逐渐上升,6月~9月达到高峰,发病人群超9成为5岁及以下儿童!

2018-05-03 来源:新文化报生活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呈现隔年高发的特点,3月份国家卫健委曾表示,今年是高峰年并已进入流行期,国家卫健委4月23日通报了手足口病疫情情况,截至4月20日,今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万多例,从发病人群看,5岁以及以下儿童是主要人群,占94%。

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我省手足口病发病将在4~5月开始逐渐上升,到6~9月达到高峰,10月后疫情将呈逐渐下降趋势。我省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重症和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

据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每年的6月~7月份,手足口病就会出现集中发病,孩子饱受痛苦,而手脚上的疱疹一旦破了,还可能继发感染。”长春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艳智说,现在这个季节南方多一些,东北气温还比较低,目前儿童医院接到手足口病患者是散发病例。不过每年的6月末7月初,随着气候的逐渐转暖,这类病人会逐渐增多甚至聚集发病。”黄艳智介绍。

轻症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发热1到2天后会出现皮疹,主要在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红疹及疱疹样改变,病程一般5到7天。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出现嗜睡或易激惹,意识不清、精神不振、惊跳、手脚无力、走路不稳、持续呕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疼、抽搐、肢体抖动等症状,再严重会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危及生命。“典型疱疹出现在口腔、手、脚等部位,不典型的疱疹会出现在其他部位,如前臂、四肢、臀部,形态不一。”黄艳智说。

得过一次不代表终生免疫

手足口病初期跟普通感冒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特别相似,直到手掌心、脚掌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后,才发现是手足口病“目前我国已经有了EV71型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黄艳智提醒家长们,打了疫苗不代表就不会感染手足口病了,也不是得了一次手足口病就再也不得了,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还分二三十种类型,一年多次得手足口病也是有可能的。

“随着长春市气温的逐渐升高,肠道病毒感染率会有变化,病从口入,保证手部卫生是预防的关键。”黄艳智建议,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勤洗手,多饮水,吃熟食,多喝温开水,每日早晨坚持淡盐水漱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加强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还有就是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患病。

一旦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首先要隔离,“大人也要小心被孩子传染上,别一起吃东西。还有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消毒。”黄艳智说,可以给孩子吃些清热解毒抗病毒的药物,疱疹上可以涂康复新液、金因肽等。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及时服用退烧药。由于口腔粘膜破损严重,孩子吃东西会特别疼痛,“尽量别吃刺激性食物,像辣的、咸的、酸的,最好吃点软的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