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关于手足口病那些事

关于手足口病那些事

2018-05-02 来源:玉带卫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比较常见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传播。

说到手足口病,相信很多家长并不陌生。现在又到了手足口病的一个高发季节,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不幸患病后如何护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比较常见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传播。

临床表现

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都是普通型,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发热1~2天后会出现皮疹,典型的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红疹及小疱样损害,病程一般5~7天。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患病后如何护理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至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才能接触其他小朋友。

做好口腔护理,尽量给宝宝喝奶或者清淡的流质食物,少食多餐。保持口腔清洁,每餐后用温水漱口,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疤,对孩子没什么影响,不用特殊处理,注意衣服、被褥的清洁,衣着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即可。

轻症手足口病会自己好,但需要警惕重症病例,在隔离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宝宝体温持续39度以上,精神萎靡或者烦躁、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立不稳、呼吸快这些表现,要及时就医。

避免手足口,预防是关键

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适合6月龄~5岁宝宝,建议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

家长需要注意:EV71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对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所以打了这个疫苗不等于不会得手足口病了,但会降低得手足口病的风险,而且得了手足口病,出现重症、死亡的风险也会大大的降低。

在我国,大约90%以上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是由于这一型病毒导致的。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参加聚会聚餐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外出尽量戴口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