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高峰月,家长和宝宝如何应对?

手足口病高峰月,家长和宝宝如何应对?

2018-04-15 来源:田螺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少疾控专家根据经验预测,2018年可能在4月份出现小高峰;爸爸妈妈要警惕,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将在4月底来袭。

4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今年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已经达到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预计2018年是手足口病高峰年,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

不少疾控专家根据经验预测,2018年可能在4月份出现小高峰;爸爸妈妈要警惕,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将在4月底来袭。

由于宝宝患病会很痛苦,加上每年都有一些重症病例出现,宝爸妈往往对这个病十分恐慌。

现在在加上“高峰”2字,想必这个消息让很多家长“腾晒鸡”(慌了)。

慌一时不要紧,但千万别因为慌而误信偏方、耽误孩子病情,所以需要家长们沉着应对,做好攻防战的准备。

接下来,荐妈跟大家说下“手足口病”战的4步走(一副军事家的模样)

认清“敌人(手足口病)”真面目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粪便、飞沫和接触都可传染此类病毒。

敌人的特征

通常,手足口病会有2~7天潜伏期,然后才发病。

多数宝宝可在7~10天病程后康复。

第1~2天(初发期):宝宝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发热。

第3~5天(高峰期):手、脚、口和肛门周围会出现水疱样皮疹,宝宝有剧烈的口腔疼痛,可伴有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第6~10天(恢复期):基本退热,食欲逐渐恢复,手足皮疹渐渐褪色、脱皮,严重的会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脱甲。

敌人攻城时间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作,但好发于每年4~7月份,多发生在6月龄~5岁的学龄前宝宝。

因此,家有正上幼儿园、此年龄段的宝宝,宝爸妈要提高警惕。

发现强敌苗头

手足口病大部分都属于轻症,但是,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定要警惕。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表示,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但超过95%手足口病死亡病例都是感染EV71引起的。

EV71病毒容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继而造成全脑衰竭甚至脑死亡

患者症状

轻症患者

发热;手、足、肛周等部位出皮疹;口腔出现疱疹、溃疡;胃口变差;婴儿患者会不断流口水

重症患者

38度以上高烧持续不退;手脚冰凉;精神不振;抖动频繁;呼吸急促;呕吐、心情烦躁

以上这些都是演变重症病例的预警信号,如果出现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敌人来袭如何抵抗

逐个击破,让宝宝少遭罪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尽量减轻宝宝的不适。

对症护理护理方法

发热/发烧

遵医嘱服用退烧药或其他方式降温

口腔疱疹

喂点温凉的水、牛奶、冰激凌等,清淡饮食,建议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忌辛辣,热酸

皮疹

一般不用处理。如果痒但未破,可在局部涂抹清凉的药膏;如果破了,可涂抹消炎药膏。

心情烦躁宝宝哭闹、胃口差,家长多陪伴,多关怀,尽量照顾宝宝的情绪,满足宝宝的需求

隔离

注意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也包括避免和非患病宝宝接触以免传染,以及避免和患病宝宝接触加重病情。

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具衣物等杀菌消毒,用水和肥皂彻底洗涤受污染物,洗完后,放到阳光下暴晒。

*熏蒸白醋和75%酒精,对病毒无杀伤力

敌人只来一次?不一定。

绝大多数患过手足口病的宝宝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那么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

但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也就是说,同一个宝宝也很有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关键打好预防战

·注射疫苗早预防

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

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虽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6个月~5岁宝宝,建议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已患过手足口病的宝宝,如果无法确定病毒类型且在疫苗适龄范围内,仍可接种EV71疫苗。

暂时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接种间隔2周以上。

讲究卫生

饭前便后勤洗手,尤其是对喜欢咬手指或者用手抓饭的宝宝。家长也可以选专门的儿童消毒/抑菌洗手液给宝宝洗手。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少接触公共的游乐设施,比如摇摇车等。

宝宝的玩具、衣物床单等勤清洗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食物要煮熟,减少在外就餐,尽量在家饮食。

二胎或多胎家庭中有宝宝感染,务必严格隔离。痊愈后仍需继续隔离一周哟。

除了对宝宝讲究卫生,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因为和宝宝最常接触的就是你了。

说实话,手足口病荐妈已经经历了两三回了,但是还是会闻“手足口病”三字而心惊胆战。但是经验也告诉荐妈,面对手足口病不用慌,不用心急,更不用臆想结果很严重,镇定处理,全面注意,只有把每一步该做的都做到了,才能有效预防它,攻克它,让宝宝重获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