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4月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妈妈这样做才能捍卫宝宝健康!

4月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妈妈这样做才能捍卫宝宝健康!

摘要:今年,尤其需要提醒各位宝爸宝妈注意!!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今年3月以来手足口病的病例激增,该传染病正逐渐进入流行期。

随着春暖花开、气温攀升,不少病毒开始兴风作浪,导致各种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期,其中儿童手足口病就是最易发生的一种。根据近5年来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4-7月为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且每年的4月-5月手足口病病例增多明显。

今年,尤其需要提醒各位宝爸宝妈注意!!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今年3月以来手足口病的病例激增,该传染病正逐渐进入流行期。

为此,北京市疾控中心甚至发出了这样的“高能”预警:2018年将是手足口病“高峰年”

关于手足口病,大V店曾邀请到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严虎医生,在《解析儿童四大常见疾病》系列课第四讲的时候与大家分享过。今天我们就再次把严医生讲到的重点梳理出来,分享给各位妈妈,首先来讲讲手足口病的征兆。

手足口病有哪些征兆?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

发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宝宝手掌心、脚掌心、口腔内(甚至口周)出现疱疹,通常伴有发烧,偶见部分宝宝伴有咳嗽、口痛、食欲不振等。大多数患儿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大约7~10天就可自愈。

由于严重的手足口病会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很恐惧。但其实家长们不用过度紧张,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宝宝会因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并发症。

一旦宝宝中招,你只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反复哭闹、嗜睡、手足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可以。如果没有此类情况发生,严医生并不建议您立马去医院,这样您即可以少花钱,孩子也可以少受罪以及减少去医院发生二次感染的可能。如果您的孩子出现3天高烧不下,持续叫不醒,呕吐不断的情况,就需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严医生让家长们放宽心,但同时也要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手足口病在早期症状的发热、口腔疱疹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相似,所以一些家长不能及时意识到这是手足口病,如果被当成了普通感冒,就会造成病情的拖延。所以对小儿常见疾病的识别是家长的责任,是万不能忽视的。下面几招是严医生给妈妈们支的小妙招,请收好~

用“火眼金睛”守护孩子健康

观察四部位、分辨四不像、记住四特征

四部位:手、足、口、臀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打疫苗、勤洗手、勤通风、要消毒

打疫苗:让≥6月龄的宝宝接种两剂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勤通风:保持卧室、客厅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消毒:定期对玩具、餐具、水杯、毛巾等儿童常用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一旦宝宝得上了手足口病,妈妈们也千万不要沉浸在慌乱中和自责里,这时候宝宝更需要你。这就是你发挥所学的时候到了,严医生在课程中讲到:作为家长,您有责任也有义务养成学习的习惯,培养循证思维,从而在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科学育儿,缓解焦虑,避免宝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针对手足口病,严医生讲到也没有很特别的方法,首先是支持治疗,其次是不要滥用药物。

1、在孩子咽痛剧烈的情况下,是可以给孩子吃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即使他没有发烧,也是可以服用的;

2、在孩子口腔溃疡导致吞咽疼痛时,可以给孩子吃一点冷的食物,比如冰棒或者冰淇淋,这是有助于缓解疼痛的,不会对孩子造成危害的。

3、妈妈要确保孩子能摄取足够的液体,以免孩子出现脱水的情况。

4、不要给孩子口服以及静脉输注任何中成药、不要使用口腔喷剂、不要使用外涂搽剂、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要滥用抗生素。

严医生也提醒大家: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里,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多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要加紧对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以免应对时惊慌失措,酿成不必要的悲剧。同时,腹泻、发热、咳嗽、皮疹性疾病是0-6岁儿童最常见的四大疾病症状,作为家长,也建议大家多了解,多学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