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发现手足口病了怎么办?患手足口病了妈妈应当怎么护理?

发现手足口病了怎么办?患手足口病了妈妈应当怎么护理?

2017-09-20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共有20多种(型),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因为病原体类型多,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即使之前得过手足口,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病。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手足口症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2016年5月17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官方微博“健康-广东”发布消息称,该委发布了手足口病预警信息,截至5月16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366例,死亡3例;较2015年同期病例数(51327例)上升72%,死亡数持平,较2014年同期病例数(138513例)下降36%,死亡数下降86%。监测显示,目前该省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从市卫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主要为1—4岁年龄组儿童,占报告病例数82%。0—2岁组手足口病患儿的重症发生率较高,约为0.32%。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主要为1—4岁年龄组儿童,占报告病例数82%。今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占90%以上,早教亲子教育等培训机构也有聚集性病例报告;在发生聚集性病例的托幼机构中,病例主要集中在小班和小小班。

  发现手足口病怎么办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植物源进行空气净化喷洒雾水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手足口妈妈护理是关键

  发热: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来退热

  皮疹:保持局部清洁、衣物松软,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疱疹如有破溃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软膏

  口腔:进食温凉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过硬、过烫或者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

  其他:保证休息和睡眠,摄入足量液体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能好的疾病,所以治疗的重点就是对症处理,目的是减轻状况,让孩子舒服平稳渡过这几天。所有的治疗都是围绕这几个核心症状来进行的。

  对于一般的手足口病医生能做的其实很少,最主要的治疗还在于家长的精心护理,护理到位了孩子的病就好了一半。

  既然没有有效的药物,那么预防就非常重要了,手足口病的预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勤洗手,因为手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媒介,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爱洗手的习惯;

  其次保持居室经常通风,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像现在这种流行手足口的季节,要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

  除此之外家长自己也要注意,接触孩子之前以及给孩子换尿布、处理粪便之后都要洗手,患病儿童的粪便和纸尿裤要及时清理,马桶也要消毒;

  轻症的患儿我们需要居家隔离,幼儿园就不要去了。

  实际上这个症状是不确定的,比如说明明烧退了,精神好转了,一切状况都在好转,突然又发烧了,这就可能是合并的感染,当然不一定是合并细菌,也有可能合并第二次病毒,但是总体来讲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者如果出现一些其他跟手足口病疾病本身不相符的症状,我们也要考虑是不是合并了新的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类病毒感染,它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用吃抗生素!)。肠道病毒是病毒中的一个小分支(肠道病毒属),其中包括4个病毒种。

  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共有20多种(型),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因为病原体类型多,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即使之前得过手足口,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