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肺结核 > 结核病防治小知识 结核病六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结核病防治小知识 结核病六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7-08-16 来源:北太防保科,深圳市南山慢病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在我国曾被大家一度淡忘,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不同程度出现了疫情下降缓慢或严重反弹的局面。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里查到结核杆菌),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高声谈笑时,含结核病的飞沫经呼吸道直接排出,被健康人吸入后既形成结核感染,这是结合并传播的主要途径。肺结核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故经常被忽视。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咳血。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治好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人员密集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及时清扫卫生,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传染期间肺结核患者主要注意和家人隔离,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如果没有条件,则分床和分头睡,保证通风良好。患者所在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等耐热物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患者用过的衣物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以达到杀死结核菌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对着别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要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大部分儿童结核病是由家庭成员传染的。

  我国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结核病疫情依然严重,其死亡率约占所有传染疾病总和的两倍,因此,结核病仍然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仍然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也是一种社会性疾病,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结核病疫情越严重。所以全社会重视并参与控制结核病,不仅有卫生防疫意义,还有直接保护劳动生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是部分人脱贫致富的深远意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的结核杆菌非常顽固,治疗时间短于6个月就难以治愈或很容易复发。

  在旧中国结核病死亡率很高,致使人们“谈痨色变”,有“十痨九死”之说。近些年来,很多人觉得自从有了卡介苗,它就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它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

  误区一:结核病现在已不多见了

  想一想,你的身边有没有出现结核病患者?现在的你是不是认为结核病已经远离我们,早已成为历史了呢?其实,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27个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仍然有不少结核病人未被发现,被发现的结核病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进行治疗、延迟治疗、不规则治疗。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结核病的重视不能减退!

  误区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就是结核病

  辨别结核病患者最准确的方法是根据医生的诊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PPD皮试阳性就是患了结核病。实际上,下列4种情况均可出现PPD皮试阳性:①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但未发病;②曾经患过结核病;③接种过卡介苗;④目前正在患结核病。所以,并不是所有PPD皮试阳性的人都患了结核病哦~

  误区三:结核病患者都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是不是所有的结核病患者都需要住院隔离呢?

  一般情况下,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时才需要隔离治疗,所以重点在于区别出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具体方法请看下一条~)。目前,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在医院开药后,可以在家治疗,不必住院。

  误区四:结核病都有传染性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骨、淋巴结、肾等。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故只有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即使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2~4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对周围人群也基本没有传染性。此外,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淋巴结核)患者并没有传染性。这样可以稍稍放点心了吧~

  误区五:服药后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如果你有家人或朋友患结核病,你一定要提醒他症状消失后也要坚持服药,坚持完成整个疗程哦!

  结核病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许多不适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不过,结核菌是相当顽固的一种细菌,尽管在用药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可被杀灭,但少量非敏感菌可能依然存活。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一般为6~9个月,以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结核病专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症、痰结核菌检查、放射学检查等结果决定是否停药,结核病患者切莫自行停药。

  误区六:结核病康复后不会再得病

  以为第一次结核病康复之后就可以皆大欢喜了吗?现实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

  结核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遵医嘱可停药。不过,其体内的结核菌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仍可能有极少量所谓的休眠菌或持存菌。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些细菌就会慢慢生长繁殖,当菌量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结核病就会复发。因此,结核病人康复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锻炼身体,避免受凉,才是防止结核病复发的关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