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预防的介绍
(一)消灭传染源:治疗患者病畜,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新鲜粪便污染水源。如建造无害化粪池;或粪尿混合加盖贮存,使尿素分解为氨,可以杀死虫卵。粪便中加生石灰或碳酸氢胺也可杀死虫卵。
(二)消灭中间宿主钉螺:灭螺应根据钉螺生态特点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改变钉镙孳生环境,结合物理和化学药物灭螺方法。物理灭螺方法有铲草、火烧、土埋等。化学灭螺药物有氯硝柳胺、五氯酚钠、烟酰苯胺等。
(三)个体防护: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如必须在疫水中作业时则须采取防护措施,皮肤涂抹防护药物,如氯硝柳胺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乳剂,或穿防水胶鞋、塑料防护裤等。
血吸虫病的诊断介绍
1.有流行病学资料。
2.有各期临床症状及体征
(1)急性期: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便血。
(2)慢性期:慢性腹泻、肝脾肿大。
(3)晚期:肝硬化、巨脾、腹水。
3.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粪便检查或肠黏膜活检发现虫孵或孵虫毛蚴。
(2)免疫学检查: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者有助诊断。
(3)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晚期白细胞、血小板数减少。
(4)肝功能检查:急性期转氨酶、丁一球蛋白增高,晚期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下降。
4.急性血吸虫病应注意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败血症鉴别;慢性血吸虫病应注意与慢性病毒性肝炎鉴别。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