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宁宁右胳膊上的伤口有4厘米那么长,细菌可能已进入了体内,根据病情表现,疑似患有败血症。此外,孩子在被猴子抓伤后,未能及时地进行消毒抗感染处理,也未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而一旦感染上破伤风或者狂犬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医生表示,夏秋季的动物性情比较暴躁,容易产生烦躁感,应尽量避免与动物发生接触,千万不能主动去逗弄小动物。食物气味、喂食动作、声音大小等因素出现了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动物出现咬人等自我防御的行为。
被温血动物咬伤要打疫苗
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的依据,首先看咬伤自己的是不是哺乳动物。犬、猫、鼠、猪、羊、兔等家畜以及狼、野猪、刺猬、蝙蝠、猴子等,属于哺乳类温血动物,体内容易寄生狂犬病病毒,被它们咬伤、抓伤,都需要接种狂犬疫苗;而被鸡、鸭、鹅、蛇、蜥蜴等非哺乳类动物所伤时,则不必接种狂犬疫苗。
需要提醒的是,被注射过预防针的宠物咬伤,一样得注射狂犬疫苗。医生都说,宠物打预防针,是保证动物不被传染狂犬病,但是若动物原先就带有病毒,人被咬伤、抓伤之后仍可能感染。
第一时间清水或肥皂水冲洗
医生表示,被温血动物咬伤后,首先应该用清水或者肥皂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伤口应该敞开,不要包扎,如果伤口较深或者面积较大,则应该及时去医院清洗和消毒伤口,并进行抗破伤风处理(打破伤风抗毒素),同时需要使用抗生素以防治伤口的普通细菌感染。
至于狂犬病疫苗,医生指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还是狗,尤其农村地区的野狗,有少部分狂犬病是由猫传染的,而猴子类传播狂犬病的机会则相对较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鉴于狂犬病目前还是无药可治,所以猴子咬伤、抓伤也是需要考虑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是:被咬伤的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共5针);1年内再次被咬伤,第一次已经进行了全程接种,则第二次于0、3天接种2针就可以了。
狂犬病症状: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焦躁不安、吞咽困难。随病情进展逐渐安静下来,出现瘫痪,最终因呼吸衰竭而亡。
24小时内接种疫苗最佳?专家:不完全科学
有说法称“咬伤后24-72小时是接种疫苗的黄金时间”,专家认为这一说法不完全科学。专家表示,咬伤后越早接种疫苗效果越好,但即使过了24-72小时,只要没有发病都应该接种疫苗,千万不能认为过了这个时间点再注射疫苗没有作用,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接种狂犬疫苗须注意啥?
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为五针程序,即第0、3、7、14、28天五个日期各打一针。另外,有部分经过批准的疫苗也可使用“2-1-1”注射法,即首次注射2针,在第7、21天各注射1针。专家提醒,全程接种疫苗期间,每一针要按时注射,才能保证最好的效果。
对于接受过全程接种者,若半年内再次被咬则无需接种疫苗超过半年须加强注射;若超过三年以上,必须重新接种全程疫苗。
在接种疫苗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防止感冒。个别患者接种后注射部位或出现局部反应,如疼痛、红肿、硬结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皮疹、低热等不同程度的反应,一般无需特别处理。接种疫苗后需在医院留观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