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老人腿疼乱针灸扎出乙肝肝炎

老人腿疼乱针灸扎出乙肝肝炎

2014-12-24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没想到,在楼下一个小诊所扎了几次针灸,竟然惹上了肝炎。”昨日,刚在医院就诊后,75岁的刘先生懊悔不已。原来,就在两个月前,他因为腿疼得厉害,听朋友介绍在一个私人小诊所里进行了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结果腿疼的毛病没治好,身上反而出现黄疸。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的谷丙转氨酶已经达到200——正常人的5倍以上,经过病毒筛查,确诊他已经染上了乙肝病毒。

  医院感染科主任说,刘先生的乙肝病毒很可能是在针灸时,通过血液传染上的。因为目前,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体液和母婴三种。而扎针灸会刺入皮肤伤及毛细血管,在血液传播中,针刺、注射都是最重要的途径。比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就可以造成乙肝、艾滋病的传播。使用注射器注射,针头有可能刺破毛细血管,如果因消毒不规范,恰恰带有乙肝病毒,就可能因交叉感染传播乙肝。和使用注射器一样,扎针灸时,如果消毒不严格、医疗过程不规范,同样也会传播乙肝病毒。“以前,诊室里还曾经接诊过一名70岁老年患者,在早市上一个摊位上拔牙,结果也被传染上了乙肝。”

  主任提醒,中老年人在接受医疗行为时,一定要考察其资质,应该去正规的医疗单位就诊,千万不要图便宜、省事,就在没有经营许可的私人摊位就诊。当身体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到医院专科就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

  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4.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注: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为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所以有可能及时清除乙肝病毒。

  康复保健

  慢性肝炎的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也是五花八门。但治疗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以适当的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我保健:

  乙型肝炎病毒康复保健一要重视出现黄疸加深时的危害性。肝炎病人一旦出现黄疸,就说明肝脏有明显炎症,甚至有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越明显,黄疸就会越深。因此当肝炎病人出现深度黄疸时,应警惕由于大片肝细胞坏死导致重型肝炎的可能性。就的治疗水平,重型肝炎及早接受治疗效果较好;中期治疗效果较差,治愈好转率仅为50%左右;到了晚期,则失去了抢救治疗的机会,其病死率高达90%左右。因此,当肝炎病人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尽快到医院救治。

  二要忌酒。因为酒精不但直接损害肝脏,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三是休息和营养要适度。由于过分的休息和营养可导致营养过剩,引发脂肪肝和其他相关疾病,而无所事事可加重心理压力,产生神经衰弱。因此,当肝功能正常时,便可正常学习和生活。

  四是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有的病人总以为有病就一定要吃药,吃了药就有安全感,其实不然,大多数乙肝和丙肝病人是不需要用药的。不恰当的用药不但不安全,往往还会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五是服用药物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肝炎病人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影响疗效,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还容易引起耐药现象发生。

  六要树立信心,充分认识慢性肝炎治疗的长期性。不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丙肝,治疗时间特别是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对于慢性乙肝来说,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对于疗效不佳或疗效出现较迟的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用药,病情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防止性传播: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性传播,因此用避孕套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感染乙肝的机会。

  积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期接种疫苗以0、1、6个月免疫程序。3针免疫后,可保证15年内不得乙型肝炎。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15年的追踪,可能保护时间更长,甚至终身受益。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