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关于抗炎保肝治疗本来并无争议。然而,近年来在重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对其有所忽略。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我们曾提出过有关抗炎保肝的重要性如下:
①病毒只是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启动因子,炎症一经长期和反复启动后,形成了后续效应(瀑布效应);
②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主要控制病毒复制,而干扰素类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病毒,故仍需抗炎保肝;
③抗病毒之所以需长期进行,是因为宿主缺乏强有力的免疫应答(乏后劲):
④肝纤维化扫描)在炎症时明显增高,且常持续一定时间;
⑤乙型肝炎病毒被抑制后仍常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⑥存在其他肝病相关问题(脂肪肝、肝纤维化等)。
近年来,在酒精性肝病中研究发现,在戒酒后的前3周常见炎症反应加重,提示酒精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
上述结果充分证明,病因治疗并不能代替对症支持疗法。对于肝炎重症化,更为突出的表现是:
①一旦病毒所诱导的过强免疫反应已经激发,抗病毒治疗已不能阻止重症化进程;
②同理,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也难以改善病情和预后,且易引起不良反应;
③大多数患者的重症化常发生于原有慢性肝病基础上,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故一旦发病,从肝脏到全身内环境均发生很大变化,故抗炎保肝治疗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