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必通为淡黄色、方圆形片。一面为多面形,另一面压印“Lamictal50”(50mg片剂)。那么,利必通对皮下组织的影响有什么呢?
利必通在尿中排出的原形药不足10%。利必通在粪便中所排除的与药物有关的物质仅约为2%。利必通的清除率和半衰期与剂量无关。利必通对健康成人的平均消除半衰期是24~35小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已被证实是拉莫三嗪的代谢酶。利必通在一项Gilbert综合征的受试者研究中,利必通平均表观清除率比正常对照者下降32%,但比值仍在一般人群的范围内。利必通在肠道内吸收迅速、完全,没有明显的首过代谢。利必通口服给药后约2.5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利必通进食后的达峰时间稍延迟,但吸收的程度不受影响。
利必通的实验表明,利必通当单次最高给药剂量达450mg时,利必通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仍呈线性。利必通的稳态时最高血药浓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在同一个体,浓度的差异很小。利必通轻度诱导自身代谢取决于剂量。但无拉莫三嗪影响其它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的证据。利必通与由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大可能发生。利必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5%;利必通从血浆蛋白置换出来引起毒性的可能性极低,利必通的分布容积为0.92~1.22L/kg。利必通对健康成人,平均稳态清除率为39±;14mL/min。利必通的清除主要是代谢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然后经尿排泄。
利必通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影响:非常常见:皮疹。罕见:Stevens-Johnson综合征。非常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征。在成人双盲、附加临床试验中,服用拉莫三嗪的病人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10%,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为5%。2%的病人因皮疹而导致停止拉莫三嗪的治疗。这种皮疹在外观上一般是斑丘疹,通常在治疗开始的前8周出现,停用拉莫三嗪后消失。
曾有报告出现罕见的、严重的、潜在威胁生命的皮疹,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LyeLL综合征)。尽管停药后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复,但一些患者经历了不可逆性斑痕,曾出现与死亡相关的罕见病例。严重皮疹的报告,如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发生率约为1∶1000。12岁以下儿童出现的危险高于成人。有研究表明,12岁以下儿童发生皮疹且需住院治疗的比率为1∶300~至1∶100。
儿童最初发生的皮疹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感染;在本品治疗的前8周,如果儿童出现皮疹和发热症状医生应该考虑有药物反应的可能性。此外,发生皮疹总的危险性与下列因素很有关系:拉莫三嗪的起始剂量高和随后增加的剂量超过推荐递增剂量。同时应用丙戊酸钠。也有报告认为皮疹是过敏综合征的一部分,伴有多种形式的全身症状。
健客药店为更多的朋友提供更加细致、透明的医药专业指导,创造更加健康的就医指导环境,让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是医药行业的不老话题。如您有需要,欢迎联系药店客服或者拨打热线电话:400-086-5111,寻求更好的解答和帮助!
(实习编缉:梁劲)
上一篇:盐酸多奈哌齐片一天吃几粒? 下一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停药后会...
相关药品购买
相关健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