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八)

“针灵”技术的出现,引领针灸技术全面回归灵枢思想,经过四年的普及和和临床应用,已经跨过被人质疑阶段,不断得到业内专家认可。尽管仍有许多执怀疑态度的人士,但“针灵”已经成为针灸界的一个热点,已经不容置疑。

标签: 针灵 黄帝内经 针刺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七)

由于灵枢针法的本质是营卫针法,伤寒论的本质是营卫药法,医经派与经方派的思想与技术方法在经典中医自洽体系中重新得到了统一。

标签: 灵枢 针法 医经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九)

药精初级课程设计是与针灵相平行的,以脉法为纲,分成汤液调脉体系(独处藏奸)和终始调脉体系(平衡失调)。

标签: 药精 针灵 周易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十)

他偶然发现了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完成的圆锥曲线证明,开普勒仅仅是把已被证明的圆锥模型直接扣在天空上,竟然分毫不差,由此证明了他的结论。

标签: 逻辑 物体 事实 易经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十一)

三皇的共同特点,都懂天文历法,都用易经为哲学指导医疗实践。从上至下,从天到人,由道而术,逆向发展。因此经典中医的理论是终极理论,先有易经的理论,后有易经指导下的系统性医疗实践。

标签: 中医 三皇 天文历法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十二)

在《庄子·在宥》中记载,黄帝做了十九年天子,如日中天,听说广成子先生在倥侗山上修道,便前往拜见他,向他请教宇宙大道之理。大名鼎鼎的黄帝,却被广成子老先生劈头盖脸狠骂一通回去:“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标签: 庄子 大道 广成子 
2017-04-05

论经典中医医史(十三)

原来真人可以长生不老,贤人也可以益寿极时,都是得道通天的神仙。而“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则是道家修炼者的最高指南。

标签: 贤人 阴阳 守神 
2017-03-22

研读《伤寒论》,学会逆向思维与病脉证治很重要!

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思考:言“白通”者,必然另有与四逆汤,包括通脉四逆汤证不同的旨义,以提示少阴寒化证的另一临床辨治格局。

标签: 逆向 辨治 伤寒论 
2017-03-15

《黄帝内经》讲的春季养生7个智慧

春天的时候不要去杀戮,有很多动物还在春天产仔,这时候你要去养它们,要给与生机。会有人说,我们杀几个动物怕什么?

2017-03-12

5分钟记住《黄帝内经》,受益终身!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标签: 经络 黄帝内经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