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6-10-27

国医大师路志正荐方:如何对付口苦口黏口臭

平时肝胆湿热的朋友,也可以将茵陈和大枣搭配,作为家庭保健的一个小方。这个小方的适用人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肝胆的症状,比如脾气急躁,肝区疼痛、不适,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二是体内有湿热,比如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2016-10-26

那年霜降,柿子被封侯

今天是10月23日星期天,晨练的人们早已发现,枫叶红了。从今天起就进入了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舍友起床第一句话:“今天霜降,是不是该吃点什么了?”

标签: 霜降 柿子 降压止血 
2016-10-26

5位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独家秘方,不到5元钱,家家都需要!

85岁的山东省中药学会理事刘天湖当了一辈子的药剂师。年轻时,他便将中药养生用到调理自身疾病上。原本体弱多病的他不但把病治好了,还变得身强体壮。

2016-10-24

秘传千古《伤寒论》,中风究竟为何物?

提到中风二字,很多人都会理解为脑卒中,其实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到中风的概念,不过,此中风非彼中风。那么,仲景眼中的中风为何物?且看下文:

2016-10-24

《伤寒论》里说伤寒,其中真意几人知?

很多人以为,整部《伤寒论》就只是在讲伤寒,其实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其实一部《伤寒论》所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但伤寒肯定是要讲的,比如下面这个条文。

2016-10-24

《伤寒论》中这么多秘密,传与不传都是个问题!

学习《伤寒论》需要靠悟性,也要靠机缘,能够对经文奥义醍醐灌顶,往往就能一日千里。如果不是,往往就会被困在原地。比如说伤寒论中所说的传与不传,也是奥妙万千。预知其中真意,且看下文分解。

2016-10-24

误治的后果很严重,就连千古名著《伤寒论》都十分重视

中医素来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效如桴鼓。早在《伤寒论》中就有一句经典名言:“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意思是说,误治的后果,往往是很可怕的。

2016-10-24

千古《伤寒论》之谜:发热恶寒,发于阴阳?

阴阳被誉为中医的核心,其实阴阳也是大自然的核心,读懂阴阳,即可谓读懂世界。在千古名著《伤寒论》中,在太阳病里就提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的论述,其中深意究竟是什么呢?且看下文:

2016-10-21

国医大师颜德馨:慢性肾炎慎过六关!

“肾不好”这短短的3个字,若是真的成为现实,那还真的挺不好的!然,肾遇上炎症,同样是一种悲哀,尤其是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起病隐匿,若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后果难料!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医学,在治疗慢性肾炎上,中医是否有招?国医大师颜德馨认为,治疗此病,慎过六关!

2016-10-21

《金匮要略》论治风湿病

仲景秉承《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认为风寒湿等邪为致病外因,但更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突出以“正气虚”为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