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4-07-09

趣谈 苏东坡的静坐调息养生法

提到苏东坡,我们都知道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除了写诗之外,苏东坡也是非常重视日常的养生的,那么苏东坡有哪些养生之道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苏东坡的静坐调息养生法!

2014-07-09

中医经典:生姜入药解百毒

中医认为,生姜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我国民间至今流传着不少生姜入药显奇效的传说。

标签: 生姜 入药 解百毒 
2014-07-09

中医经典:朱元璋语柿子的溯源

中医认为,柿子性味甘、涩、寒,入脾、胃、肺经,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养阴止血之功,适用于燥热咳嗽,痰中带血,胃热伤阴,烦渴口干,痔疮下血等。

标签: 朱元璋 柿子 溯源 
2014-07-09

浅谈中医“文化自觉”发展前景

中医文化自古博大精深,而又有“文化自觉”的说法。此说法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2014-07-09

冬虫夏草将列为中医药典首选药

冬虫夏草是自古以来被列入中医药典的“起死回生”圣药,也是现代人们保健的常用药。冬虫夏草的治病效果显著,因此也是历代医学家或者药典中常见到的中药。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2014-07-09

“果中仙品金佛手”理气化瘀食疗方

中医语: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2014-07-03

中药白术之中药赏析

白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2014-07-03

中医溯源 中医与兵法的关系

中医和兵法能够扯上关系么?当然!清代医家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中,就有提到。他的《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中明确指出:“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标签: 中医 兵法 关系 
2014-07-03

中医经典 王勃与豆豉

中医认为,豆豉性味辛、甘、苦,凉,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无论治外感发热、头痛、无汗之证,还是邪热郁于胸中之心胸烦闷、虚烦失眠,皆可应用。以桑叶、青蒿发酵者多用治疗风热感冒;以麻黄、紫苏发酵者多用治疗风寒感冒证。

标签: 王勃 豆豉 
2014-07-03

近代名医--丁化民

丁化民,字树诚,河北省丰宁县人,生于1904年,卒于1990年。幼读私塾,1924年到北京,先后从其伯父丁润清、姑夫王新三学医。1930年考入北平国医学院研究班。毕业后,开业行医。

标签: 近代名医 丁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