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5-03-04

神医扁鹊治病救人之“起死回生”与“六不治”

扁鹊的故事很多,比如我们常用的成语“起死回生”就来源于扁鹊。

2015-03-03

张仲景开处方药的剂量是关键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他创造了很多中药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仲景处方精当,用药严谨,尤其药量增减变化更是出奇制胜。今不揣浅陋作一探讨。

2015-03-03

李中梓治疗眩晕经典故事

每次梳理古代名医医案时,就仿佛是在与名医对话,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并将名医经验用诸临床,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

2015-02-05

国医大师李辅仁谈养生

李辅仁作为中央领导人保健专家组成员,他的医术及学术不言而喻。李辅仁是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015-02-05

国医王绵之--煎药、服药要正确

我国名医众多,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名医王绵之,王绵之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中医方剂学创始人。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培训一年,后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担任方剂教研室主任。2009年6月被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7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标签: 国医王绵之 
2015-02-05

名中医张雪亮--八纲九窍话养生

张雪亮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张雪亮为《中医养生保健学》第一作者。

标签: 名中医张雪亮 
2015-01-29

清代名医喻昌介绍

喻昌,字嘉言,本姓朱名昌,明之宗室。明亡,讳其姓,遂改朱为余,后又改余为喻。喻昌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后萌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志,于是蓄发下山,以行医为业,足迹遍及赣、浙、苏、皖。1644年,应钱谦益先生之邀,终结庐定居于江苏常熟城北虞山脚下。

标签: 清代名医喻昌 
2015-01-29

清代名医吴塘介绍

清代名医吴塘是清代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名医吴塘不仅仅著书立说,强调医德问题,而且身体力行。

标签: 清代名医吴塘 
2015-01-29

清代名医张璐介绍

张璐研究伤寒,又重视于几种温病的辨识,并注重舌诊在伤寒辨治方面的应用,对以后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杂病的治疗,重视辨证,擅长温补,成为明清时期温补学派的医家之一。正是由于张璐在学术上的较大影响,故而后人称其为清初医学三大家之一。

标签: 清代名医张璐 
2015-01-26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

唐代医家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一下吧。

标签: 孙思邈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