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5-03-31

宋金元名医李东垣介绍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2015-03-31

宋金元名医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介绍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

2015-03-31

宋金元名医刘完素介绍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比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传原籍为河北甘肃宁杨边村 (今师素村),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

2015-03-31

明代名医王肯堂介绍

王肯堂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2015-03-31

明代名医徐春甫介绍

徐春甫一生治学严谨,认为“学问始乎诚意”,要有“纯一不二”的精神。他勤勉从医,学有建树,一生精勤笃学,著述甚丰,对医学史留有深远影响。有《妇科心镜》、《螽斯广育》等著作,其中以《古今医统》影响最大。

2015-03-31

明代名医薛己介绍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薛氏得家传,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

标签: 明代名医薛己 
2015-03-26

隋唐时期名医李珣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

标签: 隋唐名医李珣 
2015-03-26

隋唐名医鉴真介绍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

标签: 隋唐名医鉴真 
2015-03-26

隋唐名医王焘介绍

我国名医众多,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我国隋唐时期名医王焘。名医王焘古书记载的资料并不多,不过他在隋唐时期是很有名气的一位医生,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位名医吧。

标签: 隋唐名医王焘 
2015-03-26

隋唐名医孙思邈介绍

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是创建妇科的先驱。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