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国医李辅仁介绍四大补气妙法

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认为,气虚体质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粳 米、糯米、小米等谷物都有养胃补气的功效。山药、莲子、黄豆、薏仁、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等食物也有补气、健脾胃的功效。人参、党参、白扁豆等中药也 具有补气的功效,用这些中药和具有补气的食物做成药膳,常吃可以补益身体的正气。

朱明清:用头皮针创造奇迹

朱明清,朱氏头皮针创始人。在他的病人眼里,他是一位总能够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医。

最新发布
2016-06-08

甄捷:五代御医传承的中医学者

声如洪钟的声音是京城四小名医马济五的传人、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的甄捷大夫,今年66岁。徒弟、学生和患者都很熟悉他看病的细致,也“领教”过他的严肃和耐心。

标签: 名医 辨证施治 穷理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

标签: 朱震亨 湿热 素问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王好古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

标签: 王好古 伤寒 便秘 
2016-05-17

宋金元名医--罗天益

罗天益(1220~1290年),字谦甫,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县)。他幼承父训,有志经史。李杲晚年(1244年以后),学医数年,尽得其术。李杲身后,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签: 罗天益 针灸 虚寒 
2016-05-17

明代名医--薛己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

标签: 薛己 疮疡 痘疹 
2016-05-17

明代名医--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明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乡龚家)人,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其父龚信,字瑞芝,号西园,精于医术,曾任明太医院医官,著有《古今医鉴》16卷,经廷贤整理刻行于世。

2016-05-17

近代名医--钱伯煊

钱伯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896年,卒于1986年。出身世医家庭,祖上三代业医。16岁师从清末御医曹沦洲之子曹融甫学习,20岁随父习医。22岁悬壶苏州,尤擅妇科。1955年奉调北京中医研究院,积极投身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直至90高龄。

2016-05-17

近代名医--时逸人

时逸人,江苏省无锡人,生于1896年,卒于1966年。少时习儒,1912年授业于同邑名医汪允恭,悉得其术。1916年悬壶开业。1928年在上海创设江左国医讲习所,并受聘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等校任教。

标签: 时逸人 补肾 感冒 
2016-05-17

近代名医--陆石如

陆石如,北京市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9年。自幼师承其父陆莜香、叔父陆仲安。1920年开业行医。1954年,在北京市第三医院中医科工作。1960年调入北京同仁医院,任中医科主任。

2016-05-17

近代名医--杨艺农

杨艺农,字育才,北京市人,生于1900年,卒于1969年。早年随父学医,1923年正式开业。曾在北京市第一中医门诊部工作。1956年,调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他精通各科,尤以儿科擅长,在北京东城一带有“小儿杨”之称。

标签: 杨艺农 发烧 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