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国医李辅仁介绍四大补气妙法

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认为,气虚体质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粳 米、糯米、小米等谷物都有养胃补气的功效。山药、莲子、黄豆、薏仁、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等食物也有补气、健脾胃的功效。人参、党参、白扁豆等中药也 具有补气的功效,用这些中药和具有补气的食物做成药膳,常吃可以补益身体的正气。

朱明清:用头皮针创造奇迹

朱明清,朱氏头皮针创始人。在他的病人眼里,他是一位总能够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医。

最新发布
2017-02-22

天下名医出新安

 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是祖国医学中一支富有影响的地域性综合性学术流派。本书从地域文明、内涵特色、医家医著、学术理论、创新学说、临床风格、各科成就、流派传承、现代研究、文化视野等方面,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剖析其纷繁的结构体系,阐明其广博的学术内涵,探讨其一系列的“特异之见”“独创之巧”。

标签: 医学 医著 剖析 
2017-02-21

神医华佗遗留下来的50个不传之密

妇女白带(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2017-02-21

古今“神医”制造追溯之:张仲景

张仲景之所以也有那么多传奇故事,只因为《伤寒杂病论》太伟大了,人们对他高山仰止,所以不惜编假故事夸他。

2017-02-18

他,从医60载深悟《黄帝内经》,这样评价国人的养生之道!

《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即安静之意,虚无即不存杂念。熊老认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是养生的重要法则。简而言之,恬淡虚无是指思想清净、没有杂念,只有做到这一点,人们才能保持精气和神气内守,健康无病。

2017-02-18

周末名医系列 | 萧龙友、蒲辅周、章次公等16位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

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7项椎。以示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2017-02-18

周末名医系列 | 古今名医是如何学习中医的?(有干货)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年做客馆主管时发现了异人长桑君经常来此住宿。扁鹊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热情谨慎地款待他(“遂谨遇之”)。

2017-02-17

国医大师颜德馨:水肿惹的祸,就得这样治!

体内之水常则为津液,变则为痰饮为肿。《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2017-02-17

医学大家倚重艾灸 扁鹊曰:“世间大病 不用艾灸 如何救命”

《中国药典》说:“目前,造成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即所谓‘医药公害’。这就是“为什么医院越来越多,疾病越治越多,医院的大楼越盖越高”的原因之一。

标签: 艾灸 扁鹊 孟子 孙思邈 
2017-02-17

国医大师周仲瑛:临证选方要领

通治方也叫统治方,有通用、统括的意思,主要是指能同时治疗几种疾病的方子。此即《兰台轨范》所说:“如一方而所治之病甚多者,则为通治之方。”因此,通治方适应范围较广,而使用得也多。就以《兰台轨范》所载97张通治方来说,有不少现在就很常用。

标签: 疾病 膀胱 痰湿壅盛 
2017-02-14

中医大家张锡纯:4个妙方治中风!

防风六钱,真辽人参四钱(另炖同服,或用野台参七钱代之,高丽参不宜用),清半夏三钱,生石膏八钱,僵蚕二钱,柿霜饼五钱(冲服),麝香一分。药汁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