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煎煮大法 > 别用热水浸泡中药材

别用热水浸泡中药材

2014-10-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煎中药前,有个程序是将中药浸泡20~30分钟,好让药物充分地吸收水分,让煎出的药液疗效更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浸泡药材的水最好是冷水,60℃以上的热水浸泡,会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溶出。

  煎中药前,有个程序是将中药浸泡20~30分钟,好让药物充分地吸收水分,让煎出的药液疗效更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浸泡药材的水最好是冷水,60℃以上的热水浸泡,会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溶出。

  煎药时的用水量一般需要高出药面3~5厘米。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在煎药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有些滋补药也可煎三次,一煎药沸后煎15~20分钟为宜,二煎药沸后煎10~15分钟为宜,滋补药可适当时间长些。

  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沸前宜用武火(大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减少水分蒸发,以利于药物成分的煎出。

  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再吸附。滤药时应尽量“压干”滤净。每剂药的总煎出量在500~600毫升左右,可分两三次服用。

  汤药煎煮完毕,一般应在温而不冷时服用。但热性病者应冷服,而寒性病者应热服,如冬天受寒引起的感冒服用的发散风寒药最好热服,服后避风寒,遍身微微出汗为宜。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