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一些极力排拒、诋毁乃至主张“废止中医”的新潮人物,一旦到了治病救命的份上,并不完全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决不请中医治病,有时候也会采取务实的态度,迫不得已地放弃对中医中药的拒绝,像吴汝纶“到死不肯一试中医”、陈寅恪“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丁文江“宁死不吃中药不看中医”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西医束手无策时,中医或许有一线生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轻易放弃一线希望的,有时会积极寻找中医治疗。
比如:
“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废止中医的人物”俞樾,因“恨俗医不知古,下药辄增人病”,作《废医论》。之后,有病也不服药,委身天命,后病重,得到杭州名医仲昂庭诊治而得愈,感叹说“道未绝矣。”
严复虽对其孙女有“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的劝诫,但晚年在饱受哮喘病折磨的情况下,仍然用自家配制的中药膏治疗。
孙中山虽说自己“平生有癖,不服中药”,但当罹患癌症,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在家人、友人劝说下服用中药。
“戊戌变法”的头面人物梁启超,原本病在右肾,尿血不止。“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外科教授、医学博士刘瑞恒主刀,一个走神,竟将左肾当坏肾割掉了”。出院后仍然尿血,因病情“颇有增剧之象,不得已试服中药”。
郭沫若虽然说过“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誓言”,但晚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郑卓人用民间验方“桑枝酒”竟然使其霍然而愈。
人称“五四”时代“百科全书式学者”的毛子水,是激烈反对中医的著名人物,但“某年,医疑毛公肺有癌征状,毛公夫人菊英女士来商,决以毛公年高,不宜使其受手术治疗的痛苦,后日服草药,数年后肺部症状竟完全消失,身体健康逾恒”。
国学大师汤用彤于1954年冬天出席《人民日报》社主持召开的胡适批判会议,回家后患脑出血,近一个月不省人事,经中西医治疗逐渐康复。至1960年,年近七十的他,竟然又能读书、研究了。从此以后,汤用彤“从对中医的极端反对变成极端的推崇”。
本文摘自《名人与中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效霞。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17.9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煎药
健客价: ¥148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3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