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中医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肚脐以上)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此病可由饮食不洁,过饥过饱,情绪暴躁、紧张或焦虑,又或者由于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痛,可伴有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欲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发生胃痛了怎么办?贴心小妙招教您缓解胃痛,您不妨试一试!
1.定海神针---深呼吸、放轻松
胃痛发作的时候,人体应激反应使肌肉处于紧缩状态,这时候不利于胃部疼痛的缓解,反而会加重疼痛发生。因此,首先要冷静对待、深呼吸、放松心情、找个温暖舒适的环境静卧、舒缓肌肉及胃部痉挛状态,使胃脘部气血正常流通。
2.雪中送炭---给点温暖
饮食生冷寒凉食物或饮食不洁易导致胃痉挛,发生胃痛时不妨给您的胃一个温暖的抱抱---热水袋热敷胃脘部,让它感受到您的温暖,或喝杯热姜糖水或蜂蜜红糖水,舒缓胃部肌肉,驱散寒邪,温通气血经脉。
3.锦囊“饭袋”---食物疗法
上消化道溃疡之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较高,多由于饮食不规律、情绪因素、药物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引起,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为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常在饥饿状态发生。因为人体胃器官是一个囊状“饭袋”,会产生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用于消化食物。
当空腹状态时,产生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则会对十二指肠部溃疡形成刺激,诱发上腹部疼痛,这个时候不妨吃些软质、易消化食物,如面包、馒头、苏打饼干等可缓解疼痛症状,切不可进食生冷寒凉或硬质、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4.先下手为强---穴位揉按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产生酸胀感为度,定位转圈200次,两手交替进行。
揉合谷:合谷穴别名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用拇指揉按,产生酸胀感为度,定位揉按200次,两手交替进行。
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揉按足三里穴,产生酸胀感为度,可揉200次左右,双侧交替。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重叠放置,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5.“刮”目相看---刮痧疗法
这是一个刷卡的时代,不管走到哪,公交卡、银行卡再或者身份证,卡卡刷出您的自信,让您畅通无阻,可是您没想到,关键时刻还可以“刷”去您的胃痛病,让您对它刮目相看。
中医讲“不通则痛”,胃痛发作时不妨找些脾胃相关的穴位进行刮痧,促进气血流通,“通则痛止”。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与剑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窝处)连线的中点处,涂抹一层润滑剂(甘油或关键时刻食用油等油状液体也可以拿来救急),拿出您身边的能找到的“刮痧板”,在中脘穴处,由上向下刮痧至出痧为度。
章门穴,是脾经的募穴,位于腋中线,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也就是上肢自然垂直放在身体两侧,屈肘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章门穴,途一层润滑剂,用“刮痧板”顺肋骨方向斜向下刮痧至出痧为度。
6.饮食调理
好了,看到这里想必您的胃痛病已经缓解了。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虽然有这么些锦囊妙计可以帮助您缓解胃痛发作,但没有胃肠病的困扰才是您最大的健康,“七分的胜券”掌在您自己手中,爱护脾胃,保“胃”健康,让我们一起来呵护我们的脾胃:糜粥自养。
做法:粳米100克,鲜白扁豆100克。粳米洗净浸泡半小时,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加入鲜白扁豆,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粥内可加入少量红糖或冰糖,搅匀,稍焖片刻,待糖溶化即可食用。
“世间第一补”粥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粳米俗名大米、精米、硬米、白米、肥仔米,具有养胃气、补五脏、长肌肉之功;白扁豆具有健脾和中之功,能疏脾开胃;脾胃气虚者可加山药,脾胃虚寒者加入生姜,脾虚湿困者茯苓、红豆可助健脾化湿之力。
注: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痛,或症状无法缓解甚或加剧,或伴有呕吐、腹泻、黑便等严重症状者,要及时医院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慢性胃炎。 2.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应症,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健客价: ¥22.5舒气、化瘀、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健客价: ¥5.9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见胃灼痛,反酸、烧心、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
健客价: ¥39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苗医旭嘎怡沓痂,替笨挡象江苟给赖拿,精嘎瑶粘拿,江给苟,扎嘎,蒙杠抡,布兜江苟及,江苟给考巧。 中医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浅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健客价: ¥28制酸和胃,疏肝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之胃痛或高本性消化溃疡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理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胃炎、胃酸过多、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健客价: ¥7.5制酸止痛,理气化瘀,温中健脾,收敛止血。用于胃酸过多,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胃炎。
健客价: ¥12.5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健客价: ¥2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见胃灼痛,反酸、烧心、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
健客价: ¥14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17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暖气吞酸,食欲不振;浅表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
健客价: ¥46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煎药
健客价: ¥148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痛,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