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整天玩电脑、看电视、玩手机、熬夜加班,用眼过度,以至于眼睛不堪重负,有些人甚至出现双眼刺痛感、肿胀感、视力减弱等各种视疲劳的症状。
这一扇心灵之窗因为视疲劳的出现,而失去了本该有的清澈,而很多人对视疲劳却是不以为然,如何拯救双眼,恢复眼睛该有的明亮?且听眼科专家庄曾渊作何说!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是以患者自觉眼的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并非独立的眼病,也常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工作压力增加,近距离精细用眼工作逐渐增多,尤其是电脑、掌上游戏机、大屏幕手机等视频终端的普及,视疲劳发病率日趋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
中医古文献中无视疲劳的病名,依据“目为肝窍”理论,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七窍门》将其归“肝劳”范畴,指出“其读书、博弈等过度用目者,名曰肝劳。”明代李梴所著《医学入门·杂病分类·眼》:“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但须闭目调养”。并进一步指出其病因为“极目远视,夜书细字,镂刻博弈伤神,皆伤目之本”。《眼科临症笔记》称为“肝劳”“目干涩昏花症”。
现代中医眼科《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称为“眼疲劳”,《新编中医眼科学》称“肝劳目昏”。本病双眼为患,不受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限制,多见于文字工作或精细工作、近距离用眼者,以及素体虚弱者。
一、治疗原则
由于引起视疲劳的因素是复合因素,包括环境、眼部及全身因素等多方面,因此治疗措施也是综合疗法,既要对症又要针对病因治疗。视疲劳可能是全身疲劳的一部分,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机体状态后症状往往得到缓解,对眼源性如屈光不正或眼肌不平衡引起的症状,可针对病因治疗。
佩戴适合的眼镜,应包括年龄分析、屈光度合理、瞳距适应、散光轴位调整准确,定期复查。做眼位训练可提高双眼协调运作能力,对改善这类视疲劳有明显的效果。治疗时应适当减少视觉负荷。
二、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证
症状:视物模糊,目干涩酸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方药:驻景丸加减。楮实子12g,熟地12g,菟丝子15g,车前子6g,茯苓6g,石菖蒲6g。
临证参考:肝肾不足,精血耗损,不能上荣于目。视物模糊,久视后目干涩酸痛,伴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养血调肝,合菟丝子补肝肾之虚,车前子补肾利水,清热除湿,使补而不滞,共奏补益肝肾之功。头晕耳鸣者,可加天麻、钩藤、白菊花平肝息风通络;眼目干涩者,可加麦冬、玉竹滋阴生津;腰膝酸软者,可加续断、牛膝、杜仲补肾。兼有气不足者,可加党参;脾不健运者,酌加麦芽、陈皮。
2气血亏虚证
症状:视物模糊,眼痛,不欲睁目,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舌淡,脉细。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宁神。
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2g,川芎3g,白芍12g,熟地15g,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3g。
临证参考:劳瞻竭视,心血亏虚,目窍失养,则视物模糊,眼痛,眉棱骨酸胀不欲睁目,伴见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舌淡,脉细,皆为气血亏虚所致。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调肝。全剂配合,气血双补。神疲乏力者,上睑常欲紧闭,可加蔓荆子、升麻以益气升阳;眼痛、眼眶酸胀、复视,加羌活、防风、白芷、全蝎祛风,解痉止痛;心悸、失眠健忘者,可加石菖蒲、牛膝以通络开窍。
3肝郁气滞证
症状:不耐久视,视久则眼胀昏花,怕光流泪,眼眶、眉棱骨痛;全身可见精神抑郁,头晕头痛,神疲食少,心烦欲吐,口苦,胁胀痛。舌红苔黄,脉象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明目。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9g,茯苓12g,甘草3g,生姜6g,薄荷8g,川楝子5g,延胡索10g。
临证参考: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七情过伤,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或用眼过度,气血瘀滞,致脉络郁闭,气血不充,无以滋养眼目。致眼目不耐久视,视久则眼胀,怕光、流泪,眼眶、眉棱骨痛,伴见精神抑郁,神疲食少,头晕头痛,心烦欲吐,口苦,胁胀痛及舌红苔黄、脉弦细。
方中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配失笑散加强疏肝解郁,共奏止痛之效。气滞甚者,可加香附、郁金、川芎;头痛重者,可加川芎、白芷、蔓荆子;口苦咽干或舌红苔薄黄热象重者,可加丹皮、栀子、黄柏以清郁火;兼肝阳上亢者,可加钩藤、龙骨、牡蛎;大便干结者,可加决明子、火麻仁润肠通便;若肝郁而阴血亏虚较甚者,可加熟地、女贞子、桑椹以助当归、赤芍滋阴补血。
三、其他治疗
1针刺法
眼局部选用攒竹、睛明、鱼腰、承泣、太阳穴、丝竹空、阳白、瞳子髎等。
配穴:肝郁气滞,选配气门、太冲、支沟、阳陵泉;伴恶心不欲食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肝阳上亢,选配行间、侠溪、风池潜降肝阳;伴失眠多梦者,加神门、三阴交。
气血亏虚,选配百会、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肝肾不足,选配肝俞、肾俞、太溪、神门、照海;五心烦热者,加内关、三阴交。
2按摩法
选用眼部周围的穴位:攒足、睛明、鱼腰、承泣、丝竹空、阳白、瞳子髎等,用手指轻揉、指压穴位。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3点滴眼液
常用的滴眼液有珍视明滴眼液、珍珠明目滴眼液、麝珠明目滴眼液。
4灸疗
点燃灸后,闭眼,悬灸眼周、额头、颈部穴位。先灸额头,再灸双眼眶和颈部周围,最后悬灸双侧合谷和足三里。整个灸疗过程约30分钟,每天灸疗1次,10天为一疗程。灸疗悬灸穴位,可以起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快速提高局部血液循环,迅速地提高眼部的新陈代谢,缓解视疲劳症状。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5.9适用于因学习、工作、上网、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及预防眼部疲劳和黑眼圈。
健客价: ¥1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用于中老年人轻度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证属肝肾阴虚者。
健客价: ¥59.9适用于因学习、工作、上网、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及预防眼部疲劳和黑眼圈。
健客价: ¥15干眼症,眼睛疲劳,戴隐形眼镜引起的不适症状和视物模糊(眼分泌物过多)
健客价: ¥5适用于因学习、工作、上网、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及预防眼部疲劳和黑眼圈。
健客价: ¥15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9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煎药
健客价: ¥148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