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腻苔是临床常见的苔象,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和多种疾病发展的过程中。
如外感病(温热挟湿,挟食,湿温病等),肺系疾病(咳喘、肺痈等)、心系疾病(胸痹、心痛)、脾胃疾病(食滞、黄疸等)以及三焦、膀胱和肝肾疾患等都可见到,临床多以痰热、湿热立论。然而在临床实际当中,黄腻苔的出现不能以痰热、湿热等概而统之,这现象已经引起同道们的重视,笔者认为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脾胃气虚而见黄腻苔
脾胃者仓廪之本,为水谷之海,主运化而为人体出入升降之枢,水谷精微皆赖脾胃以敷布,若饮食劳倦所伤,脾胃之气受损,运化失司,聚而为湿,蕴郁化热,上蒸于舌而现黄腻之苔,其本为虚,本虚而标实,此当健脾益气为主,脾运得健,则湿热可蠲。
例:刘XX,女,23岁,已婚,农民。1973年4月就诊。
患者主诉:四肢发热困烦两月余,以肘、膝关节以远为重,自觉劳累后热烦困乏尤甚。就诊时感头晕心悸,倦怠乏力,饮食尚可,平时白带多,少腹坠胀。既往有慢性腹泻史,脉濡,舌苔黄腻,舌质正红。
初诊以脾胃湿热内蕴为治,处以三妙散加味:方用苍术9克,黄柏6克,防己12克,牛膝9克,桑枝9克,苡米15克,生甘草6克。三剂。
药后四肢烦热不减,带下反多,少腹坠胀加重,此乃药证不符,不可囿于黄腻苔属湿热之论。盖脾主四肢、肌肉,而劳累后烦热尤甚。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劳则气耗,虚阳张越于外故加重,脾胃气虚明矣。少腹坠胀、带多,气陷于下故也,服苦寒之品徒伤脾气。
此似属东垣所谓“脾虚阴火”之证,“惟当以辛甘温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火则愈……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遂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味,以甘温之剂升补脾胃,稍佐苦寒以泻阴火。
方用:黄芪15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6克,葛根9克,泽泻9克,炒黄柏2克,炙甘草3克。服药三剂,四肢烦热顿减,带下亦减少。前方进退十余剂,病状若失,黄苔亦退。东垣谓黄芪、甘草、人参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诚为经验之论。
二、阳虚水冷而见黄腻苔
笔者于1967年赴甘肃山丹县巡回医疗期间,遇一陈氏患者,男性50余岁。
苦于头晕耳鸣多年,发作时耳鸣且如棉所堵,素有哮疾,遇冷辄发,四肢凉,大便不实,小便微黄,脉沉细,舌淡而胖,薄黄腻苔。观其脉证,当为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饮上犯之真武汤证。投以苓桂术甘汤,其效不显,然亦囿于黄腻苔,小便色黄属湿热论,终不敢放胆使用附子。
后就教于吾师刘渡舟教授,师曰:“此为水湿内郁之假热,但用真武不妨”,于是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合方:附子9克,白芍9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生姜五片,炙甘草6克,泽泻30克。
服药三剂后头晕明显好转,六剂后黄苔尽去而显露一派阴寒真象。
此为脾肾阳虚、气不化水而致之水饮内停;饮邪上泛则头晕耳鸣;水郁之处,必有伏阳,故现黄薄苔。然此类病人必舌体胖淡,苔色亦呈淡黄,故用纯阳之品,助阳化气,温化水饮,水饮得化而郁阳自伸,苔黄可去。
三、肾阴虚而见黄腻苔
肾者主水,内寓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而为生命之根,人体的水液代谢又赖于肾气的蒸化,肾阴、肾气之不足皆可引起水液代谢的失调,如阴虚而相火偏旺,龙雷之火升腾,水热相搏,亦可见到黄腻之苔,法当以滋阴补肾为治。
例:马XX,女,35岁,家属。1983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自觉头晕,头部烘热多年,每以夏月或午后加重,伴有腰酸,腰痛,自诉午后“阴烧”,但体温不高,口干不欲饮,二便如常,素有下肢膝关节痛疼史,诊得右脉弦细而数,左脉细数,尺部弱,舌红,苔根部黄而厚腻。
证属肝肾阴亏,髄海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扰故头晕、头热。午后及夏日为盛阳之时,阴虚之体,盛阳加之,故症状加重;舌苔黄腻者,知有湿热内蕴,治以滋肾养阴为主,兼清相火,但当不碍于湿,用左归饮加减。
方用:熟地炭24克,山芋12克,当归15克,杞果15克,寄生15克,白芍12克,杜仲12克,黄精30克,川芎6克,女贞子30克。黄柏3克。小黑豆为引。
服药六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黄腻之苔渐退,
此外,阴阳俱虚治以地黄饮子之风痱证,亦常见到黄腻之苔,临床屡见。
总之,黄腻苔的形成,多由湿热化生,然湿有外湿、内湿之分,热有真假虚实之剖,临床所见,首当分辨,笔者认为:黄腻苔的出现,多与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有关,多责之于肺、脾、肾、三焦、膀胱气化功能的失调,或因于外邪的郁闭,或因脏腑功能的失调、气机不利、津液内停,或因脏腑虚损,气化无权而成,临证自当慎审明晰、辨证求因,穷本极源,方可切中病情,不可概以清热利湿为治,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益气活血,舒心通脉。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益气通脉,活血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面色少华、自汗,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沉弦。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33.9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健客价: ¥48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健客价: ¥16益气通脉,活血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面色少华、自汗,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沉弦。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26益气活血,舒心通脉。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501.海狗丸(京果):温肾助阳。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肢体困倦,怕冷,夜尿频多,气短作喘。 2.固本回元口服液:补肾益精,滋阴助阳。适用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肢体麻木。
健客价: ¥719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
健客价: ¥298养心通脉,镇静止痛。用于心气不足、心阳虚亏引起的胸闷心悸、心痛。
健客价: ¥34补肾壮阳,益气血,壮筋骨。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痠软,头晕目眩、精冷、性欲减退、小便夜多、健忘、失眠。
健客价: ¥16.5补肾壮阳,固精。用于肾阳虚引起的性欲减退、阳痿、遗精、早泄、夜尿、小便余沥、白带过多、腰膝酸软。
健客价: ¥8.5温肾、壮阳、益精、祛风湿。用于肾阳虚,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少腹阴器发凉,精冷滑泄,肢冷尿频,性欲低下,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等。亦可用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阳不足、风寒痹阻证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
健客价: ¥159补肾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脾肾阳虚、淤血阻滞所致的经血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见经期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经水日久不行,久不受孕,腰膝冷痛。
健客价: ¥14.5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用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者。
健客价: ¥109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健客价: ¥12.9温肾纳气,健脾化痰。用于肺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嗽、气喘、动则尤甚;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益气活血,补肺固肾。用于肺心病(缓解期)属气虚血瘀证,证见:咳嗽气促,或咳喘胸闷,心悸气短,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口唇紫绀,舌淡苔白或舌紫暗等。
健客价: ¥35补肾,强骨,止痛。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痿,症见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无力、夜尿频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0补肾壮阳,填精固真。用于肾阳虚或肾阴虚引起的阳萎、遗精、早泄等症。
健客价: ¥30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健客价: ¥29.9扶正固本,活血消症。适用于正气虚弱,瘀血阻滞,原发性肝癌不宜手术和化疗者辅助治疗用药,有改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的作用。在标准的化学药品抗癌治疗的基础上,可用于肺癌、胃肠癌、乳腺癌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疼痛或胀闷、纳谷少馨、大便干结或溏泄、或气促、咳嗽、多痰、面色晄白、胸胁不适等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健客价: ¥109.9益气活血,息风通络.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自汗,气短乏力,脉沉细涩或弦。
健客价: ¥50.9补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盛气亏、言语不清、足膝浮肿、行步艰难、筋骨疼痛、手足拘挛。
健客价: ¥19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食少腹胀、腰痠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