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肝气太急的时候,静下来客观地思考一下,肝气马上就缓和了;当脾思而气结的时候,肝气动了,一冲而散。
所以说,肝和脾相克又相依。
当一个人肝气不舒,疏泄能力就下降了。脾胃失去了肝气的帮助,好像失去了伴侣一样,变得呆呆的(如纳呆),没有劲头工作。
这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状态,我们叫它「肝郁脾虚」。
理论上来说,出现「肝郁脾虚」,问题既可能出在肝身上,也可能出在脾身上。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胡吃海喝,或者超负荷劳动累坏了身体,会由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而导致肝失疏泄。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肝在拖累脾。
很多与脾相关的饮食、肌肉、二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是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去找肝。
因为肝郁一定影响脾。肝受邪气,又常常传给它最容易欺负的人——脾。
所以中医上的一句大白话:「调脾不调肝,等于瞎胡干!」
那么,肝气为什么会郁呢?
说到这个,我们不由得长叹一声:还不是因为压力大、心情差、生闷气嘛。
用中医术语来讲就是「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想要的得不到,敢怒又不敢言。
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太容易随时开心,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有替别人操心的。尤其是职场上的人,有时还要压抑自己,导致肝郁脾虚。
这个原因不会平白消失,它会继续存在。但我们能否通过一些中医的方法来调节呢?
能否通过身体的、物质的方法来带动精神走出肝郁脾虚的怪圈呢?
如何判别肝郁脾虚
先看下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肝郁脾虚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
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主症
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次症
两肋附近胀满、窜痛;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嗳气,泛酸;肠鸣,矢气;脉弦或缓;失眠,多梦。
主症①②③中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一般也会有次症相随。
肝郁如何疏通
肝郁的人,肝胆经的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从以下几个穴位入手认真查找,找到后就敲起来吧。
胆经:可敲击、按揉、艾灸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
肝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用药推荐:舒肝和胃丸,中成药名。为理气剂,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两肋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注意: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脾虚如何调补
脾虚的人,脾胃经上一定有瘀堵的地方,查看以下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
脾经:可敲击、按揉、艾灸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穴位按摩:
按太白穴很疼。而且不太方便,老得够着脚。
有一个办法:找2颗芸豆(或者白扁豆,反正稍微大一点儿的白色的豆子),用创可贴粘在太白穴的位置,看电视的时候一只脚踢另外一只脚的豆子,交替着踢。睡觉前拿下来,扔掉。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健客价: ¥16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8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健客价: ¥27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39.8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29.8舒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健客价: ¥50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便溏腹胀,腹痛肠鸣。
健客价: ¥25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5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客价: ¥55.9温阳散寒,健脾益胃,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胃寒疼痛,脾虚泻泄及脾不统血所致的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气血瘀滞所引起的高血压等症。
健客价: ¥85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胃痞(脾虚气滞),症见呕吐、反胃、纳呆、返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以上症状者。
健客价: ¥28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适用于以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证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健客价: ¥84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适用于以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症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对于上述症候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99傣医:别菲补喃,补塔菲列塔铃退案。兵沙把案,案誉蒿。中医:清热利湿,益气健肝。用于脾虚湿热所致的胸肋胀痛,倦怠无力,便溏;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健客价: ¥74.5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主治同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属脾虚湿热证。
健客价: ¥31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候者。
健客价: ¥10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健客价: ¥30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药物。适用于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症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健客价: ¥110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属肝郁脾虚兼湿热瘀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倦怠,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49和胃止呕,舒气宽胸。用于胃脾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两肋胀满,胃脘作疼,饱胀嘈杂,呕吐酸水,面色萎黄,四肢倦怠。
健客价: ¥25.8益气健脾,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虚夹滞所致的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助治疗。
健客价: ¥58益气养阴,消肿散结。适用于手术前及不宜手术的脾虚痰湿型、气阴两虚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健客价: ¥230疏肝理脾,化瘀通络。用于肝郁脾虚兼血瘀所致的胁痛腹胀,胁下痞块,疲乏纳差,大便溏薄;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