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达57%,男性为39%。近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年轻人的眩晕发病率不断上升。眩晕症发作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祖研专家认为:眩晕产生的原因因人而异,但与情绪、劳累、睡眠不足密切相关。
一、眩晕的原因
中医认为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归纳起来眩晕不外乎虚实二证,虚证多由患者体质虚弱,忧思过度,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输于头目;或因房事不节,肾阴耗损,不能生精补髓益脑皆可导致眩晕。实证多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风内动;或体质太胖,湿盛生痰,风阳夹痰上扰以致眩晕。可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型。
二、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特色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脑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的针灸(脑病)科,针灸(脑病)科设7个病区,床位350张。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针灸研究所、临床心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现代化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与一大批优秀的针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应用中医药治疗脑出血、脑梗塞、失眠、焦虑症、疼痛性疾病等神经内科疑难病症方面优势明显。
眩晕是该科的优势病种,对于突发眩晕患者,充分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辨证理论体系,以针灸治疗为主要特色,辨证论治、四诊合参、采用头针针刺与体针针刺相结合,并运用针刺手法及中药止眩膏方,配合纯中药静点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对于反复发作性眩晕患者,在针刺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颈椎病性眩晕可以进行离子透入治疗及手法复位、脑血管性眩晕可以配合纯中药制剂静点以改善脑血液循环等等。更可辅以穴位贴敷、割治、耳穴压籽、刺络放血、艾灸以及外治法(刮痧、拔罐,足浴)等传统疗法,配合专业的心理疏导以及合理的饮食调控,减轻患者压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三、眩晕的日常调护
1.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检查和治疗原发病,按时复查。对于高血压患者,注意观察和控制血压,改善脑部的供血,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并积极治疗耳部、眼科以及其他引起眩晕症的疾病。
2.休息及运动
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
3.进行精神调养
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4.注意饮食
眩晕症患者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健脾利湿,滋肾平肝。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头晕。
健客价: ¥2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6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40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健客价: ¥15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健客价: ¥38适用于治疗缺血性血管病, 如动脉硬化、血管内膜炎等;还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脑性麻痹症、脊髓末梢神经疾患等。对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肢体发麻、记忆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4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健客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