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
为什么有的人面色红润,记忆力强、反应快速,而有的人却是肤色暗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气血失和。
气血失和常见的表现之一是血瘀。一般而言,有血管运行的部位就有可能造成血瘀,所以,看上去仅仅是“好像气色不太好”的气血失和,往往具有不可轻视的隐患。
中医认为,血瘀症的成因多种多样,常见血瘀的情况分为三大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我们需根据不同的血瘀成因,对症下“药”方能显奇效。
气虚血瘀饮用丹参黄芪茶
气虚血瘀具体表现为面色萎黄、口唇青紫、肢体疼痛、语言无力等症,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
另外,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会逐渐减弱,故老年人更易出现气虚血瘀问题。
中医推荐常喝丹参黄芪茶,补气化瘀。黄芪是“补药之长”,以补气著名。
丹参活血且补血,具有养血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为补血活血之上品,故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美誉。
川芎、山楂可缓解气滞血瘀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其症状常表现为暴躁易怒、胸肋胀闷、肋下痞块、走窜疼痛等。
川芎是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又能理气,是行气活血的常用药,可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山楂,又名红果,具有活血化瘀、防衰老、降血脂等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把山楂当成零食,也可在汤、菜中加入几颗山楂,味道更加鲜美、健康。
泡脚能缓解寒凝瘀滞
血的特点如同热胀冷缩的原理一般,得热则行,得寒则凝,中医称其为寒凝瘀滞。长久以来,痛经一直困扰着很多年轻女性,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贪凉”。
寒气入体,当月经期间血液需要正常运行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寒凝血瘀,不通则痛。
中医认为“寒者热之”,遇到寒邪要用温热的方法进行散寒化瘀。
泡脚是一种很好的散寒化瘀的方法,若再加点散寒化瘀的中药材则效果更佳,如艾叶、桂枝、当归等。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固精参茸丸(嘉应):补气补血、养心健肾,用于气虚血弱,精神不振,肾亏遗精,产后体弱。 桂附理中丸(嘉应):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健客价: ¥97.5刺乌养心口服液:健脾补肾,养心安神。用于脾胃气虚,心肾不交所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食少倦怠,失眠健忘,心悸气短。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价: ¥1329十全大补酒: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四肢不温。 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健客价: ¥659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健客价: ¥422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身倦乏力,心悸,胸闷,多梦,神疲等症。
健客价: ¥24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健客价: ¥61益气固表。用于反复外感引起的自汗易感,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等肺气虚证。
健客价: ¥16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