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牛膝,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本草
纲目
牛膝
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牛膝
有位河南郎中跑到安徽来卖药行医,日子一长,人熟地熟了,也就定居在这里了。河南郎中是个光棍汉,无妻无子,孤身一人,只是收了几个徒弟。他认识一种药草,经过泡制可以强筋骨、补肝肾。郎中靠它不知治好了多少气虚血亏的痨伤病人。郎中心想,应该把这秘方传给谁呢?从大面上看,几个徒弟都不错,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真要把这秘方传给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徒弟,还得试一试。于是他就对徒弟们说:“我如今年老多病,不能再采药卖药了。你们都学会了本事,各自谋生去吧。”
大徒弟心想,师傅卖了一辈子药,准攒了不少钱,他又无儿无女,留下的钱财理应归自己。所以,他对师傅说:“我不离开师傅,师傅教我学会了本事,我该养你到老。”
别的徒弟也都这么说。
师傅一看,只好先到大徒弟家中来住。大徒弟好吃好喝地招待,使师傅十分满意。过了些日子,大徒弟趁师傅不在家,偷着把师傅的行李打开一看,原来师傅根本就没钱,只有一样多年没卖出去的药草。大徒弟好不败兴,从此对师傅再不关心了。师傅这才看透了大徒弟的心思,就离开他,搬到二徒弟家中。
二徒弟也象大徒弟一样,先是殷勤招待师傅,等发现师傅没钱时也冷下脸来。
过了些日子,师傅又去找三徒弟。三徒弟也不比两位师哥强多少。师傅最后同样住不下去了,只好背上行李卷,坐在街上哭。
这时,最小的徒弟知道了。他跑来对师傅说:“到我家去住吧。”
师傅摇摇头说:“我身上一个钱也没有,白吃你的饭行吗?”
小徒弟说:“师徒如父子,徒弟供养师傅还不该吗?”
师傅见他说得实心实意,就搬到小徒弟家中。过了不多日子,师傅突然病倒了。小徒弟整天守在床前伺候着,真象对亲生父母一样孝顺。师傅看在眼里,暗暗点头。一天,他把小徒弟叫到面前。解开贴身的小包袱,说:“这里有一种药草是个宝,用它制成药,能强筋骨、补肝肾,药到病除。我现在就传给你吧!”
不久,师傅死了。小徒弟把师傅安葬妥当。以后,他就靠师傅传下的秘方,成为一个有名的郎中。
师傅留下的药草形状很特别,茎上有棱节,很象牛的膝头。因此,小徒弟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牛膝”。
牛膝
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
性味归经: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孕妇慎用。
炮制方法:
1、牛膝: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残留芦头,切段,干燥。
2、酒牛膝:取净牛膝段,照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炒干。
相关配伍
1、小儿行迟: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米饮入酒二、三点调服。(《全幼心鉴》)
2、胞衣不下:冬葵子一合,牛膝一两,水二升,煎一升服。(《千金方》)
3、妊妇胎动,母欲死,子尚在,以此下之:水银、朱砂各半两。研膏。以牛膝半两,水五大盏。煎汁,入蜜调服半匙。(《圣惠方》)
药材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饮片性状
1、牛膝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细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变软。切面平坦,淡棕色或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宥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味微甜而稍苦涩。
2、酒牛膝形如牛膝段,表面色略深,偶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应用
1.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扑伤痛。
本品活血祛瘀力较强,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其活血祛瘀作用有疏利降泄之特点,尤多用于妇科经产诸疾以及跌打伤痛。治瘀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常配当归、桃仁、红花,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胞衣不下,可与当归、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牛膝汤(《千金方》);治跌打损伤、腰膝瘀痛,与续断、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
2.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牛膝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兼能祛除风湿,故既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腰膝酸软,可配伍杜仲、续断、补骨脂等同用,如续断丸(《扶寿精方》);又可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痛,常配伍独活、桑寄生等,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若与苍术、黄柏同用,可治湿热成痿,足膝痿软,如三妙丸(《医学正传》)。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性善下行,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活血祛瘀。治热淋、血淋、砂淋,常配冬葵子、瞿麦、车前子、滑石用,如牛膝汤(《千金方》);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地黄、泽泻、车前子,如加味肾气丸(《济生方》)。
4.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
本品味苦善泄降,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可与代赭石等配伍,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可配地黄、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玉女煎(《景岳全书》);治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可配白茅根、栀子、代赭石以引血下行,降火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鉴别用药: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两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健客价: ¥890滋补肝肾,养血柔肝。用于肝肾阴虚,头晕失眠,心悸乏力,胁痛腰痛,午后低烧,以及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而见阴虚证者。
健客价: ¥32缓解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肩周炎、跌打损伤、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引起的疼痛,促进其康复。
健客价: ¥11益肝明目,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气血两亏,目眩昏暗,心烦失眠,肢倦乏力,腰腿酸软。
健客价: ¥1977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健客价: ¥811益肝明目,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气血两亏,目眩昏暗,心烦失眠,肢倦乏力,腰腿酸软。
健客价: ¥7700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
健客价: ¥14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
健客价: ¥13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络止痛。用于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见疼痛、麻木、患处活动受限者。
健客价: ¥25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29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用于湿热瘀阻所至痛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
健客价: ¥38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血瘀络阻引起的骨折后遗症,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
健客价: ¥8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108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健客价: ¥18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
健客价: ¥23祛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健客价: ¥17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
健客价: ¥28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11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病,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12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42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13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血瘀络阻引起的骨折后遗症,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
健客价: ¥19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
健客价: ¥13.5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肌劳损等引起的腰痛。
健客价: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