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对穴,用的好有奇效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一、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称之为“面口合谷收”。
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体会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四、支沟---阳陵泉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五、外关---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气海---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七、合谷---内庭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八、中脘---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九、中渚---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十、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十一、膻中---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素问灵兰秘典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十二、鱼际---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十三、外关---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十四、印堂---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十五、归来---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十六、太溪---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十七、阳谷---侠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曲池---上巨虚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二十、风池---昆仑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二十一、头维---列缺
功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二十二、命门---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二十三、中渚---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二十四、百会---涌泉
功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二十五、少商---厉兑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消肿止痛。
健客价: ¥12.9活血,消炎,镇痛,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用于关节扭伤及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健客价: ¥1.9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痛。
健客价: ¥2.5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痹症寒湿闭阻,瘀血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09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用于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症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等。
健客价: ¥3.5清肝和胃,降逆止呕,理气止痛,用于改善、缓解肝胃不和型胃病。胃脘疼痛、吸气吞酸等症状。
健客价: ¥27和胃制酸,理气止痛。用于胃气不和引起的胃烷胀闷、疼痛、反酸、吞酸等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病症者。
健客价: ¥9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健客价: ¥6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健客价: ¥4活血舒筋,驱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酸软。
健客价: ¥45五淋化石丸:通淋利湿,化石止痛。用于淋证,癃闭,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乳糜尿。 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增强机体营养力、摄住力及排泄力,清浊利尿。用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所致小便频数,余沥不尽,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寐差耳鸣,早泄梦遗等。
健客价: ¥728止痛消炎,舒筋活络,提神醒脑。用于肌肉疲劳,筋骨酸痛,跌打伤痛,风湿骨痛,舟车晕浪,伤风头痛,蚊虫叮咬。
健客价: ¥21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软组织扭伤、挫伤等)和各种关节痛。
健客价: ¥18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肿痛,腰膝关节疼痛。
健客价: ¥10.5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健客价: ¥15清热利胆,理气止痛。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健客价: ¥38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壮筋骨。用于四肢麻木,腰膝疼痛,风寒湿痹等症。
健客价: ¥35益气活血,散结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徵瘕、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经行小腹疼痛、腹有徵块;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4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寒湿瘀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遇寒加重
健客价: ¥291.彝医:嗨补里让希习奴,乃让希习奴。 2.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癌症疼痛。
健客价: ¥14益气活血,散结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经行小腹疼痛、腹有癥块;慢性盆腔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8和胃制酸,理气止痛。安胃止痛片用于胃气不和引起的胃烷胀闷、疼痛,反酸、吞酸等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病症者。
健客价: ¥35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
健客价: ¥6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健客价: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