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奇方妙剂 > 慢性胃炎之中医疗法

慢性胃炎之中医疗法

2018-02-03 来源:民间中草药大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胃炎之中医诊治,在中医的临床诊治上,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病程及脉象给予适当的诊断与治疗,疗效相当不错。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胃炎类型及中药疗法,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所认识。

现代人生活、饮食紊乱及工作压力大以致罹患胃病的人愈来愈多,尤其是慢性胃炎,反复发作,不易痊癒,许多人常为此困扰不已。胃炎病因一般而言,导致胃部发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摄食、生活的失调:

如饮食没有节制,饮食无定时,过食生冷,早午晚饮食失节,吃饭时用脑等。

2.生理的失调:如胃部功能虚弱,胃酸过多等。

3.心理的失调:如:悲伤、忧心、紧张、忿怒等。

胃炎之中医诊治,在中医的临床诊治上,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病程及脉象给予适当的诊断与治疗,疗效相当不错。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胃炎类型及中药疗法,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所认识。

一、肝胃气痛

凡是胃部作痛,喜欢用手按捺抚摩,按摩后觉得胸口舒畅,经过嗳气及放屁后,病情渐渐转轻的,即属肝胃气痛。肝胃气痛在中医常称之为「肝气鬱结」,当情绪上发生忧鬱、烦恼、愤怒、焦虑,胃神经受到影响,就发生痉挛疼痛的现象。这种疼痛的程度并不很剧烈,主要的症象在于胸口闷塞,轻微绞痛状,或有一股闷气,饱塞在胃部中。这一股肝气,最不舒服时,会鬱结不散,上不能嗳气,下不能排气,以致困顿作痛,令人痛苦难安。此种病症,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使鬱滞的气疏通,病症即可改善。

二、食积作痛

此类病症都在饮食过多之后发生疼痛,疼痛时,胃部拒按,越按越痛,胸口饱满,泛泛欲吐,吐出污秽浊气,舌苔厚腻。杂物吐出之后,疼痛即减。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催吐,即直接让积滞的食物从口中呕吐而出,这种方法对疼痛的改善最快,但较难为病家所接受。另一种是服用消食导滞的药物,如「保和丸」或「平胃散加山查、神麴、麦芽、莱菔子」等。

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

胃溃疡疼痛的特色是胸部人字骨之下「心窝」的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且常在饭后一二小时即出现疼痛。这个痛是固定的,每一次发作,总在这个地方疼痛,可以由手指按捺得到。有时因为神经的传导,会痛到胸部两面下侧,以至背后及肩部。因此临床上偶见肩背疼痛的患者,怎麽推拿按摩都无法改善症状,其实是由胃部疼痛所引致的。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中心点,在心窝略偏向右方的位置,且常在饮食三四小时后(即空腹时)疼痛,有时在半夜会疼痛大作而痛醒。

古代中医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两种疼痛都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治疗的药物并没有差异,但效果都是相当好的。

当溃疡病急性发作,胃脘胀满,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渴不多饮,可用「小陷胸汤」来治疗。

若溃疡三年五载不癒,衍成慢性,就不可再过度使用消炎的药物来治疗,此时应用温养之剂,如「归耆建中汤」等来治疗。

四、胃寒的疼痛

此种胃痛,常在飢饿时发作,胃脘有隐痛感,喜暖(如喝了温水会觉得舒服)喜按,有时会呕吐清水或酸水。在中药方面,可选用「理中汤」来治疗。

胃炎之预防保健

在胃炎的预防保健方面,消除胃炎的病因是很重要的。中医向来认为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内伤容易导致胃肠疾病。如「忧思伤脾」、「肝鬱犯胃」、「肝气乘脾」(肝木剋脾土)等。胃病从临床角度来看,大部份是由心理因素(七情)所导致的,所以治胃病的药物及食疗,功效常仅居小半。许多心理上的失调,须要靠患者自行纠正,才能改善病情。如个性上容易忧心、悲伤、忿怒、紧张,这些心理因素不去除的话,即使服药后病情能好转,亦容易复发而不易根除。因此「修身养性」是改善胃肠疾病的重要方法,千万不可忽视。

胃病饮食宜忌

【宜食】

《黄帝内经》曰:「五穀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均衡对调养身体的重要性。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中,以五穀最为重要。以中国人的饮食来说,一日三餐中至少要有一餐以米饭类为主食,这是补养胃气最好、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有胃溃疡的患者,可多食含黏液质的食品,如秋葵等以保护胃壁。

平时保养方面,可用乌贼骨粉三两、杏仁粉一两或乌贼粉三两半、甘草粉六两半。在胃炎急性发作时,先经适当治疗,等到疼痛停止后的第二日,再开始进服此项粉末。服用的时间,最好在早晨未进早餐之前,即进食粉末二汤匙,用开水调成厚糊状,吞嚥入胃,再隔十分钟,开始进食早餐。这对慢性胃炎有溃疡性疾病的患者,有帮助修复胃黏膜的效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亦适用)。

注:以上的材料均可至中药店购买,并代为磨粉,以方便食用。

【忌食】

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奶类、蛋、花生、油腻食品。

淀粉类,如:蕃薯、马铃薯、芋头、豆类。

水果类,如:香蕉、苹果(可以炖熟吃)。

汽水、太冷、太甜、太酸、辛辣刺激性强等食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