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一直很忙碌,公众号都好久没有更新了。很多患者朋友想让写一下这个冬天的热门话题--流感,却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笔。
有人问:电视上发布了流感治疗的中药方,能不能用?有的人问:中医能不能治疗流感?有的人疑虑中医能不能退烧?
之所以一直没有下笔,真是觉得无话可说啊!治疗流感和发烧,本来就是中医的强项,甚至是基本功,入手功夫。这么多年来治了各种类型的外感发热不计其数,对中医治疗流感的从容和淡然早就习以为常了,没啥需要强调的。
中医的临床辨证体系,就是伤寒学以及基于此的温病学两大学科所奠定的,伤寒也好温病也好,基本功就是治疗各种外感发热疾病。现在所谓的各种流感,相当于中医一年级的应用题吧。
中医治疗各类流感发热,不但效果快速稳定,而且远期效益更佳。就本人的临床经验来说,绝大多数的各类流感发热,一般都能在一两剂(或一两天)以内解决,而且病愈后体质不但不下降,甚至还能提升。正是得益于中医的守护,不但我们家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去过医院,经常来我们这看中医的孩子生病频率也越来越低了。
中医治疗流感,关键还是要辨证论治,即使是像今冬这种共性颇强的流感,也是具有突出的个体化差异的,绝不是一个或者几个方子套用一下所能解决。这种个体化差异,即使在医生辨证过程中出现一点点误差都会让治疗无效,更不用说从电视上抄一个方子就随便吃,简直是太荒唐了。
在受行知堂中医研究院之邀参加近期流感研讨时,我简单总结了一下自己在治疗今冬流感中的一些心得,与同道进行了交流。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发现今冬的流感病情,多是具有寒、热、湿、积多种因素夹杂,往往是复合的情况,而非单纯的风寒或温热,因此治疗也需要像抽丝剥茧一样,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如果单凭一个思路、固守一个用药风格,基本上不能够从容应对的。就我的临床实践来看,常常需要散寒、清热、祛湿、导滞并用,甚至要大开大合,随机应变。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最近治疗的流感,有单纯太阳伤寒的,要用葛根汤、小青龙汤、荆防败毒散等。有单纯温热的,需要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有单纯积滞发热,用保和丸之类。有湿热内蕴的,可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而更多的则是类似以下几种复合情形:
1)外寒内热,大青龙汤,葛根汤加石膏
2)外寒内热里阳虚,大青龙汤加附子
3)外寒内饮郁热,小青龙汤加石膏
4)外寒内饮郁热里阳虚,小青龙汤加石膏、附子
5)湿热内蕴夹积伴脾虚,升降散合小承气汤加苍术半夏
6)外寒里阳虚,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
7)三阳同病,柴葛解肌汤
8)流感余邪,往往需要小柴胡汤或保和丸善后。
等等之类,各种情形还很多,难以枚举。总之要具体分辨寒、热、湿、积以及阴虚阳虚的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本人用药常常麻黄、桂枝与石膏、附子、大黄共用,融寒温与一炉,经方时方互用,大开大合,不拘一格。
本人奉行实用主义,并非盲目惟中医是崇。但从临床实践看,不得不说中医治疗流感发热的效果,是远远优于西医的。只不过,我并不太乐于去劝说患儿家长去改变自己的看法。医不叩门,医生总是应该走被动路线。因此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越来越没有作推介的动力了。只是看着很多孩子因为流感受了太多罪,有时候偶尔也给大家念叨一下中医的风采。
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流清鼻涕,头痛咳嗽,周身酸痈,炎症发烧等。
健客价: ¥23.8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健客价: ¥25祛暑清热,解表化湿。用于暑热感冒,发热恶寒,头痛体倦,食欲不振,胸闷呕恶,舌苔白腻。
健客价: ¥29.5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及流感杆菌等引进的下列细菌感染性疾病。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健客价: ¥10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