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明显下降,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特别是近几天来各大新闻都争相报导,各大医院门诊感冒人群量激增,搞得大夫应接不暇。人一旦感冒就会出现头痛、恶风、发热、鼻塞、清涕等症状。在病情上,也是有轻有重。轻者,一般通称伤风;重者,则称为“时行感冒”,有一定的传染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行性感冒。中医认为,当人的体质虚弱,生活失调,卫气不固,外邪乘虚侵入时就会引起感冒。目前对感冒的治疗也无特效药物,中医把感冒归为外感(外邪)疾病,其辨证施治,效果较西医单纯抗病毒、抗菌、对症治疗为优。
中医辨证治疗冬季感冒
感冒在中医上可以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和时行感冒等,所以在选用中成药的时候,因为药性的不同,寒、热、温、凉的区别,应该对症用药。如果是风寒感冒,用了凉药,就像“雪上加霜”,往往会使药物没有效果或者拖延病情;如果是风热感冒,用了热药,则会“火上浇油”,使病情加重。
风寒型感冒
易发人群:老年人、小孩或体质虚弱者,因起居不慎、偶感风寒而获病。
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
治疗:以辛温解表为法,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丸等药物。
风热型感冒
病因:风热感冒多因感受风热邪气而获病。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象浮数等。
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用于风热感冒的常用中成药有柴胡滴丸、穿心莲滴丸,羚翘解毒片(丸)、羚羊感冒片等。
时行感冒
流感
时行感冒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较快,病情重,高热、怕冷寒战、流涕、头痛剧烈、肢体疼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中医应用清热解毒、疏风透表类中药治疗,例如犀羚解毒丸、时疫清瘟丸、牛黄清宫丸、清温圣宝丹、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
几个高招预防感冒有特效
冬季的气候寒冷、风高、干燥,细菌、病毒容易流行,特别是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和体弱的儿童,对寒邪的抵抗能力低,稍不注意,极易受寒,进而引起呼吸道感染。所以预防流感和感冒是关键。
温灸
寒邪入侵机体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肩背僵硬等不适症状。采用“温和灸”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用艾条,在人体穴位或患处的皮肤表面,直接或间接的温灸,以温运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目的。因此,对于阳虚的老年人,借助艾叶本身的辛温之性,以及艾灸法对阳气的补充和激发作用,即可达到增強人体阳气的目的,从而能够抵抗寒邪侵袭,防治感冒。
所选穴位主要是背部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头向前低时,颈后所出现的高骨下方)、风门穴(第二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肺俞穴(第三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足三里(屈膝垂足,在犊鼻下三寸),穴位施行灸法。一般可灸10~15分钟。2天1次,晚上9点左右睡前施灸。这些穴位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穴位上,具有振奋阳气、活血通脉、激发人体正常抵抗力的功效。
中药
古代养生家认为可以服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流感可取:板兰根15克,贯众12克,甘草9克,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1周;
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取:大青叶10克,蒲公英12克,羌活6克。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3天。可灭杀各种病菌病毒,对防治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早晨用冷水洗脸,15天后逐渐增加至每日早、中、晚各1次。洗脸后屏住呼吸,将面部浸入冷水中5~10秒。随后拭去水分,用手摩擦头和面部至热,每次1~2分钟。用冷水洗脸,即使在平时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身体亦能适应,不易着凉而发生各种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足浴
在足浴盆里,加上生姜30克,切碎,入水1500毫升,煮沸5~10分钟,再加入凉水,使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泡脚半小时上下。生姜辛温,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通过生姜水泡脚,可有效的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另外,通过足浴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能及时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
穴位按摩
我们身上有一处“大椎穴”,这是督脉代表穴之一,别号百劳,位于大椎第一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的地方。中医上,把大椎穴称作是“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大椎穴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这个穴位,除了能够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经气。正是因为大椎在督脉上的特殊地位,临床上经常取用大椎穴来防治各种疾病,把大椎穴当作是治疗疾病、保健强壮的要穴。
对于体质较差的人来说,想要预防治疗感冒,可以每天早晚用侧掌或小鱼际肌搓擦大椎穴(后颈凸骨处)2分钟。因为寒气大多是从大椎穴的地方侵入,经常搓擦大椎穴能够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对感冒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当然这里的功效主要是针对风寒感冒而言的。
遇到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咳嗽和气喘症状,经常搓擦这里,可以帮助调节人体免疫力,对感冒的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在搓擦大椎穴的同时,还能同时足三里穴、迎香穴,效果可能更好。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9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16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关节痛等。
健客价: ¥20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3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健客价: ¥23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5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体酸痛等症,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备药。
健客价: ¥13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13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体酸痛等症,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备药。
健客价: ¥9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感冒灵颗粒: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一次性使用口罩:用于医护人员及患者防护用。 风油精:消炎、镇痛,清凉、止痒,驱风。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以及由关节痛、牙痛、腹部胀痛和蚊虫叮咬、晕车等引起的不适。
健客价: ¥62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13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