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冬天煲汤放一味中药,专补气血防感冒!

冬天煲汤放一味中药,专补气血防感冒!

2018-01-22 来源:康美中药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尤其擅长补气,且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当服用能温补气血、健脾升阳,有助增强体质,适合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群。

  冬天煲汤放一味中药,专补气血防感冒!

  冬天人们喜欢煲汤喝,喝些汤能暖身御寒,同时滋补汤还可以帮我们增强身体抵抗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炖肉的时候加点“料”,搭配一些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材,比如黄芪,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用黄芪煲汤不仅可以帮我们预防感冒,还可以增强体质,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是冬季进补的佳品。同时黄芪还是一味“百搭款”补品,与各种肉类都能搭配,黄芪瘦肉汤可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黄芪炖牛肉可益气补肺,养心安神。

  黄芪的功效

  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尤其擅长补气,且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当服用能温补气血、健脾升阳,有助增强体质,适合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群。

  益气固表是黄芪主要的功效,所谓益卫固表,是指黄芪具有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所以,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除了益气固表,黄芪还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用于因体虚出汗过多的各种自汗证。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黄芪含有黄酮类、皂苷类、胆碱类、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它对正常心脏能增强收缩功能,对衰竭的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保护心脏器官。

  黄芪还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并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保肝、造血、抗肿瘤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作用。黄芪的利水退肿作用,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利尿,消退水肿,减少尿蛋白。

  黄芪炖汤的功效及做法

  冬天煲汤放点黄芪会让你的汤品更有味道,而且保健效果更好,上面也为大家介绍了黄芪的功效,家里没有黄芪的,到药店或者超市里都可以买到,

  黄芪三七瘦肉汤

  材料:黄芪,三七粉,丹参,猪瘦肉。

  做法:将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黄芪、三七、丹参三味中药洗净。将上述全部材料放入同一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煲,至肉烂加入少许精盐或不加盐即可。饮汤食肉,可佐餐食用,汤水也可随时饮用。

  注意事项:上为一日量,分数次饮完,连服一周,若肝硬化腹水者汤中勿加盐。(此方中的三七也可用三七粉代替)

  本汤仅为辅助药膳,病重者须接受中西医综合治疗。专家叮咛:凡外感实热,阴虚阳亢,湿阻滞者不宜食用;无瘀血症者不宜用;丹参反藜芦,故不宜与藜芦同用。

  藕节黄芪瘦肉汤

  原料:藕节30克,莲子15克,黄芪30克,猪瘦肉100克,山药30克,党参30克。

  做法:猪肉洗净,切小块。将藕节、莲子、黄芪、山药、党参洗净,同猪瘦肉一起入锅煎煮,煎至瘦肉熟烂,即可饮汤吃肉。

  黄芪党参炖鸡

  材料:母鸡1只,党参30克,黄芪30克,葱、姜适量,料酒少许。

  做法:将党参、黄芪挑去杂质,切片;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将鸡及药物、姜,葱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再文火炖至鸡熟透即成。

  功效:滋补气血健脾利尿。黄芪炖鸡汤适合脾胃气虚、肺气虚弱的人,对产后体虚、面色萎黄、易出虚汗等症效果良好。

  黄芪炖汤,除了以上的搭配,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烹饪时再添点其他配料,比如气血两虚的人可以加上几颗红枣,希望养肝、润肺的人可加少许枸杞,而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的人则可加上适量茯苓。

  用黄芪煲汤时,炖肉时的黄芪量不宜过多,一般20克左右即可,烹调时可直接和焯好的肉一起炖,也可以先用黄芪煎成一碗水,等肉炖烂以后倒入。无论何种做法,都要注意汤汁不可太浓,酱油等调料不要放得太早、太多,一般可在肉七成熟时放酱油,九成熟时放盐,炖好后吃肉、喝汤皆宜,每周1~3次。

  黄芪炖汤的禁忌:有明显阴虚、郁热证表现,如手足心热、两胁胀闷、大便秘结等症状的人不适合食用。体质较壮特别是有外感发热的患者则要忌用黄芪。还有,黄芪适用于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者,因饮食过多而引起食积证的食欲不振者忌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