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选了八位国家级中医的养生方法,仅供大家养生参考:
1、杨友鹤:100岁还出诊
升免疫、防感冒方:三解汤
杨友鹤(1909年-2014),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八十余年,对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友鹤教授一百多岁时,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医堂坐诊。在养生方面,他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身的免疫功能好,病邪就不容易入侵。他家里备有一种叫“三解汤”的茶饮。
☆
三解汤
☆
生绿豆50粒(捣碎),毛尖茶8克,冰糖15克。将绿豆(捣碎)带皮同茶叶、冰糖共合一杯。开水冲后加盖,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
生绿豆具有清肺热及解毒作用,茶叶可提神助消化,冰糖调和脾胃,可协同绿豆有清热之功。对于感冒初期咽喉疼痛,或因内热出现咽喉干痛、轻咳等均有良效,也可作为保健茶长期服用。
2、连建伟:不吃膏方保安康
心血管病:早晚都服三七粉
连建伟:国家级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
现在都讲养生,许多人会吃人参、膏方来进补,连建伟教授现在年过花甲,这些东西从来没吃过。他说:
我会吃三七粉,每天早晚吞服一次,每次3克。还吃枸杞,来滋养肝肾。年纪大了一般都会有心脑血管疾病,吃这些对心脑血管比较好。
平时,我会在临睡前吃5片丹参片,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六七年,目的是活血化瘀。我不吃复方丹参片,因为里面加了冰片等,我吃了肠胃不舒服。
3、李乾构:患12种病也长寿
排毒方:三花保健茶
李乾构(1937-),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
李乾构教授年轻时是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又要管理又要看病,身体累垮了,就打辞职报告,辞职理由是生病,“有12种病”。
不当院长之后,他开始注意休息调理。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总结了一套“三通”养生保健法。这三通即大便通、小便通、汗毛孔通。为了保持每天排便通畅,李乾构特别注重补水:
每天早晨起床后喝400~500ml左右的温开水;上午和下午分又别喝400ml三花保健茶;晚上再喝100~200ml温开水。
☆
三花保健茶
☆
用玫瑰花1克、杭菊花2克、三七花3克,加上龙井茶4克,用开水泡,少量频服。
此茶具有清肝降压、活血降脂、舒肝解郁、利尿醒神的作用。
4、黄英儒:80岁还鹤发童颜
养颜方:黄芪+枸杞
黄英儒(1927年-),从事医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6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尤其对各种早中期癌症,认为癌症是并非不可逆的疾病。
第一次见到广西名老中医黄英儒的人,很难想象这位看似60岁的老人,竟已如此高龄。当问起他保持“鹤发童颜”的秘诀时,黄英儒说:“养颜就是提前抗衰老。”
说到驻颜妙方,黄英儒笑笑说:黄芪加枸杞,就可摆平美容养颜的问题。
每天吃上15克黄芪,长期坚持,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每天坚持服用15克枸杞,可养肾补肝。
5、刘炳权:年过古稀没一点老态
养血管方:19片山楂煮水
刘炳权:知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刘教授每天习惯用19片山楂煮水,约煮一大杯水,当茶喝,最好是饭后喝,如今年过古稀的刘炳权教授皮肤细腻而有光泽,动作敏捷,没有一点老态,他说:
“山楂可以降血压,从几年前开始,我就坚持这个生活习惯。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压、血管硬化一类的慢性病,可以每天喝一杯山楂水,没有病的,喝山楂水可以预防。”
6、崔公让:吃走脂肪肝
降脂方:懒豆腐
崔公让(1938年-),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名誉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讲到养生秘诀,面色红润的崔公让风趣地说: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年365天,天天忆苦思甜。所谓忆苦思甜是指自己清淡的饮食习惯。其中最爱的有这两种:
1、面条:由绿豆、豌豆、黄豆、小豆、扁豆等8种杂粮磨成面后,擀成面条;
2、懒豆腐
将白菜帮子洗净切碎,与磨得很稠的豆浆、豆渣一起煮,煮熟后用葱花炒着吃。崔公让说自己每周都要吃两三次,既当菜又当饭,结果把原本的脂肪肝给吃好了。
7、朱南孙:90多岁皮肤好
祛斑方:三豆饮
朱南孙(1921年-),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1991年被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
朱南孙常被人说“看起来才70岁”。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听力稍有下降,她皮肤、视力、记忆力都不错,血压正常,身材苗条,体重始终保持在50公斤左右。
长期从事临床妇科,对于女性皮肤暗淡、色斑暗沉的问题,朱南孙推荐了一款验方“三豆饮”。
☆
三豆饮
☆
用绿豆、赤豆、黑豆各20克,加生甘草6克,煎汤代茶喝,并将煮烂的豆子拣出食用,可以利水消肿、补充营养。
8、仝小林:精力旺盛
防三高:普洱茶+牛奶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教授
“我每天要喝几大杯普洱茶”,谈到自己的养生保健,仝小林教授说,普洱茶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因为普洱茶一方面能帮助消化,另外还可以促进糖代谢和血脂代谢,可以帮助预防“三高”,清除体内废物。
但是长期喝茶容易带来一个问题,会导致体内一部分钙流失,所以,常喝茶的人可以跟牛奶或酸奶搭配着喝。
下面再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适合冬季饮用的茶饮配方,别忘了收藏:
护眼:银菊百合茶
雾霾天常在冬日来袭,除了呼吸不通畅,眼睛也会感到难受,比如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推荐了一款冬日护眼茶:
☆
银菊百合茶
☆
取菊花、金银花、百合、薄荷、枸杞各5克,用开水冲泡,先用热蒸汽熏眼睛,稍凉后饮用。
护心脑:消脂降压茶
冬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个“可怕”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会使血液流动滞缓,血管也更脆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周迎春推荐:
☆
消脂降压茶
☆
取山楂、决明子、荷叶、菊花、绞股蓝各5克,冲泡代茶饮。
护肠胃:生姜枣杞茶
很多人一到冬季就开始腹泻,这是脾胃虚弱、脾不运化的典型表现。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乾构推荐:
☆
生姜枣杞茶
☆
取大枣4个,生姜1片,枸杞10粒,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安神:健脑怡情茶
冬季万物萧条,没有生机,心情会大受影响,还有的人因此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也就是冬季抑郁症。此外,由于天冷,家里开窗通风少,人们起居时容易觉得憋闷、心烦意乱、头脑不清醒。
全国师带徒名中医、中央军委保健局专家陈宝田推荐:
☆
健脑怡情茶
☆
取菊花、枸杞、桂圆、红枣各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2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8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前列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55彝医:嗨补里让希习奴,乃让希习奴。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癌症疼痛。
健客价: ¥23净石灵胶囊: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肾茶袋泡茶:?傣医:解黄解逼,通难奥优,转载:兵拢牛哈战波,优接、优敢、优黄。 中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尿急、尿热等。? 泌尿宁胶囊: 清热通淋,利尿止痛,补肾固本。用于热淋,小便赤涩热痛及泌尿系感染。
健客价: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