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时,血糖明显“越线”,超出正常值一大截,却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糖前期的那些事。
糖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中间”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由于还未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常常被人忽略。
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小编要告诉你,距离糖尿病一步之遥的“前期”还有救。
5亿中国人的血糖超标了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亿成年人处于糖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或女性,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人群的寿命都要缩短10年甚至更多。
具体说来,糖前期有情况有两种:
空腹血糖偏高:
血糖介于5.6~6.9毫摩尔/升之间,也称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是指餐后血糖偏高,血糖介于7.8~11.0毫摩尔/升,也称糖耐量受损。
上面两个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诊断为糖前期。
糖前期,全身损害悄悄进行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血糖超过正常值,即使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神经病变
高血糖如果损害周围神经,则会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冰凉及蚁行感;
如果损害植物神经系统,则会出现胃胀气、饱腹感;
如果损伤颅神经,则会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等。
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时,也容易出现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异常,导致脂肪肝等;有时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肾功能受损
血糖血脂异常,血压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肾功能异常,促使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尿中有泡沫、活动后小腿浮肿,晚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全身浮肿等症状。
血糖在悄悄升高的信号
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易对身体产生上述危害。小编告诉你几个信号,帮你尽早捉住“高血糖”。
吃饱就困
偶尔一次不必担心,如果经常吃饱就犯困,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
如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导致血糖突然升高,胰腺需要“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经常如此,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容易出现出现昏昏欲睡、体力透支等感觉。长此以往,将发生慢性胰岛素抵抗。
“垃圾食品”上瘾
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你就需要警惕了。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体重“屡减不降”
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糖前期患者体重都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人,更应警惕。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比较科学的指标。体质指数(BMI)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大于28则属于肥胖,需要减肥。
大腹便便
细胳膊细腿大肚子的体型,又称为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为腹型肥胖,这种体型的人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
另外,腹型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多,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血压偏高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约有四成会患上糖尿病。
当身体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与血糖升高有关,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是降糖“良药”
一旦发现自己处于糖前期,应立刻采取措施,以免血糖“持续走高”发展为糖尿病,或任由高血糖损伤身体。
减肥
糖前期的人,要把减肥5%~10%列为首要目标。体重下来了,控糖效果才会好。超重或肥胖的糖前期患者,可通过运动和饮食达到减重的目的。
运动
每天划出固定时间段进行运动,例如做广播体操、散步等,最好每周将运动时间增加至250~300分钟。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运动可以采取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方式。
正确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均衡饮食,少吃肉类,多吃果蔬。
适当减饭量
对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可每天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餐前喝杯水,可以避免饮食过量。
多吃全谷物
控制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量,多吃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荞麦和高粱等全谷食物,可以减缓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
补充纤维素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缓胃肠内食物消化速度,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此外,并不是做好饮食和运动就万事大吉了。
糖前期的人要定期测血糖,每年至少去医院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以防心脑血管损伤。
最后小编要提醒的是,如果积极按照上述方法6个月以上,血糖还是控制得不好,就需要服用药物进行干预,延缓糖前期向糖尿病发展了。
买2送1送原品
健客价: ¥68达格列净片:FARXIGA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适用在有2型糖尿病成人中作为辅助饮食和运动改善血糖控制。 津力达颗粒: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II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健客价: ¥928调节中老年人血脂血糖,降三高,增强中老年人体力免疫力
健客价: ¥198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25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31.5捷诺达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328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55盐酸二甲双胍片: 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硫辛酸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健客价: ¥519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健客价: ¥113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 2型糖尿病。2. 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健客价: ¥42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血糖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76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并用。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功效。
健客价: ¥29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58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并用。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功效。
健客价: ¥23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并用。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功效。
健客价: ¥28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健客价: ¥26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健客价: ¥49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并用。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功效。
健客价: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