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一句话学太极

一句话学太极

2017-11-17 来源:传统杨氏太极拳班侯直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平常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自然的面对一切,宠辱不惊。另外,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专注于过程少想结果,安住当下,把日常生活当作一种修炼的工具。

  一句话学太极

  任何事物的归宿都是简单。

  当今太极拳要深入传统,走出玄学,回归平常,融入现代,才能造福人类。如果再用那些传统概念玄学词汇探玄弄奇的去讲解太极拳,肯定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再用那些旁征博引连篇累牍炫耀学识的厚重图书,也是不能适应现代人需要的。现代社会太纷繁复杂了,所以,简单更成为了现代人的需要。一句话才简单,用一句话给人以启迪,让人心领神会,也许更是理解太极拳的捷径……

  第一句话:太极拳极平实无奇,又至精至微,是一项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平实无奇体现为无难度,至精至微体现为高难度。

  简析:太极拳是平淡无奇的功夫,这是李雅轩大师的原话,本人也曾亲耳聆听过太极拳推手大师林默根先生如是说。最初根本无法理解,当你修习渐深,对其体味才逐步真切,不得不笑话自己过去太自作聪明了,老论所说“多误舍近求远”即指此也。太极拳不是异于常人的练习,也没有超于常人的动作要求,正如前辈所言:“其法简易,既无折腰曲腿之困苦,复无标奇立异之姿势,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习之。”所谓没有难度即人人可行,没有特殊要求。太极拳的练习,极其平常,但又尤其艰难。难在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尽管极其简单,但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老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而且,太极拳的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太极拳的标准也是永远的追求,至精至微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

  第二句话:太极拳练的只是平常功夫,不是超常功夫,也不是异常功夫,它的神妙尽在平常之中。

  简析:

  佛教故事:有人问和尚:“和尚修行,还用功否?”和尚回答说:“用功。”“如何用功?”和尚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的人非常奇怪:“你我一样,如何你就是用功,我就不是?”和尚笑着回答:“当然不是,你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该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整天千种计较,万般思量,头脑混乱,心不宁静,怎么叫做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还有一个佛教故事:有一天,从心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答:“平常心是道。”问:“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南泉答:“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也是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么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从心又问:“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南泉回答:“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如果要想真正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学会在当下体悟。”

  从宗教故事的角度理解平常,则更多的强调人自身主观的“平常心”。它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平凡和简单,要自己把心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平常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自然的面对一切,宠辱不惊。另外,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专注于过程少想结果,安住当下,把日常生活当作一种修炼的工具。

  另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讲究“不滞于物”,也就是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干扰,儒释道三家对于“平常心”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外乎就是能心志坚定,不受外界各种事情的扰乱而已。

  主观的“平常心”也是太极拳内修的要求,但我这里说的平常是指平常行为不仅仅单指平常心。所谓平常,即普通,无特异,不新奇的意思。我用这个词来表述太极拳,用的意思是(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於平常也。”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所谓太极拳练的只是平常功夫,就是不新奇的意思。如果还要作更多解释,那大概只能用平常的反义词和近义词来说明了。平常的反义词有:奇特、异常、神秘、奇妙、突出、稀罕、出奇等等。那么,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在这些词的前面统统加一个否定词——不——就对了。如果用近义词来说明,那就是:平淡、平庸、普通。其实,平常的叠声词最为确切:平平常常——简简单单。

  太极拳之平常,主要体现在它不探玄弄奇,它不炫技显能,没有体育场上的高难动作,没有杂技团的惊险表演,没有油锤贯顶刀枪不入的江湖异术,更不追求超越身体极限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极拳练的不是超常或异常的功夫,它就是在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中挖掘出潜能从而发挥出最佳状态和水平。所以说,太极拳是不需要向其它任何运动项目学习和借鉴的,它是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项目。

  第三句话:太极拳是讲“道”“理”的功夫,不是打架的武术。

  简析:孙禄堂大师说:“你若打天下第一,可另访名师,以免耽误你的时间。你若修养身体,则我为汝师,绰然有余。”以武术名天下的孙大师竞如此说,可不是因为他不愿意教人以武术,是他知道如果仅仅抱着“打天下第一”的目的来学太极拳,真的是选错了项目。只要自身条件好,身高力壮,选学南拳北腿等外家武术,或者选学西方拳击、日本相扑、蒙古摔跤等以快速、力大、技巧乃至心黑手狠屁眼毒等拳术,来得快捷见效更为明显。若放弃这个偏执,孙禄堂却毫不犹豫自信为师“绰然有余”。可想而知,这绰然有余中,一定包含着孙氏太极拳高深的武术技击教学。余以为,孙禄堂先生的拒绝,其原因是太极拳以武术名,却与其它武术有显著的区别。太极拳的武术意义绝不是好勇斗狠,拼死相搏,不择手段。打架是孙悟空的本事,如来的手掌心才是佛法无边。太极拳是平和的武术练习,体现的是和谐之道,止戈之理,它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拳友之间的推手是讲“理”合“道”的交流,不是打架输赢的战场。因此,决不能以胜负为目的,而是研究以弱胜强之理,提倡轻虚无为之道。太极前辈哲东徐震先生在《太极拳发微》中说:“宁循理以求真,勿越理而争胜,功候至而智勇存焉矣。”这才是太极拳增长功夫的进步之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