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百丑,中药里的美白高手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白皙肌肤是每位爱美之士(与性别无关)的毕生追求,近些年美白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而在中医的世界里,对美白却有更丰富的诠释。
《黄帝内经》中认为健康的面色当“白绢裹朱砂”,即健康美丽的肤色不仅仅是白,应该是白里透红。其实,这种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仅是皮肤要白,更重要的是气血要足,人面部肤色只有在血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表现红润,是美丽,更是健康。如果气血不足或血流不畅将导致面色晦暗及色素沉着。因此“白里透红”的白皙,是中医美白的追求,中医也有不少方法可以让大家轻松获得白里透红的美肌。
美白先锋,以白为名
中药的美白机制主要通过促血液循环改善肤色、减少黑色素含量、直接增白及抗氧化保护肤色。其实中药里有美白功效的药物很好认,只要看到“白”字开头的中药,你就可以多留意一下它是否有美白的功效。现在比较明确的有白术、白芷、白芨、白附子、白蒺藜、白茯苓、白芍、白苏、白果仁、白牵牛、白丁香、白僵蚕等。
【白术】——味苦,性温,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去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医圣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白芷】——其叶色白味香,性辛、温润。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上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既可美白,又可美体。
【白芨】——味苦、甘,性平且黏滑。外用可润滑肌肤,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如玉。《药性论》曰:“治面上斑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暗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斑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白蔹】——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面细,取其根茎。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不但可治疗酒鼻症,而且美白肌肤。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纲目》曰“: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苓既去斑白面,又牢牙乌发,可以延年益寿。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其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治疗白癫风。久用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洗瘢疮。”
千呼万唤,美白秘方
中国人向来认为“一白遮三丑”,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白皙肌肤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古代在宫里的女人们,能拥有白嫩的肌肤就是她们的追求。有了这样一群又有钱、又有闲的女人们对美的探索,也留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秘方。
七白膏就是这样产生于宫里的一味美白方,后流传于民间。
相传在元代,张贵妃入宫时曾深得元帝的宠爱。但后宫佳丽如云,随着时光的流逝,就渐渐的被冷落于深宫中,终日难得见到君王的面。一天,元帝游后花园时,远远看见一位美人在树林中微步,这位美人的皮肤白胜雪,容貌非常的姣好,元帝忙召到驾前仔细打量,一看,发现竟是久未谋面的张贵妃。此时的张贵妃面色光悦,肤若凝脂。元帝看得目瞪口呆,急忙追问原因,张贵妃娓娓道出了奥秘。原来,她以七味能美白皮肤,且名中带白的珍奇中草药捣碎为末,配制成丸,于瓷器中磨汗涂面,达到美白滋养,嫩面防皱的功效。元帝听后大悦,此后命后宫嫔妃们均遵照此方养颜美白,张贵妃也再次获得了元帝的宠爱。
不过人家可是帝王之家、后宫妃嫔,生活起居一应有人伺候的妥妥当当,上面提到的这些方子里有些药物取材不是很容易,制作起来也得费番功夫。汉古中医研究院中医团队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为大家推荐了一款可以方便使用的美白面膜,一周敷一两次,纯天然,价格不贵
此方后被收录于元代的《御药院方》,流传于世,名为“七白膏”。
将以上各药物研成细末后,用鸡蛋清来调膜,效果更佳。
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去即可,可每日用,也可一周2-3次。)
用这款面膜时,刚涂上后,会觉得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因为里面有些辛温的药,所以发热是正常的,一会会就过去了。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259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淡斑祛黄、美白肌肤之功,又能达到滋补润泽。用于黯淡、萎黄、长斑或干燥的肌肤。
健客价: ¥52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7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5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8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0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8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