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脾】的治疗要点

【脾】的治疗要点

2017-09-17 来源:哲眼看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脾虚水饮聚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者,白术必伍枳实。李文说: “枳实消胀,苦以泄之也;白术去湿,苦以燥之也”。

       脾的治疗要点

  脾为湿土,主运化,以升为健。

  脾气虚者,当以甘温益气为主,参、术、甘草为要药。黄宫绣说:“白术专入脾,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

  脾阳虚者,必伍干姜。

  湿邪盛者,必伍茯苓,淡渗利湿,使从小便而去。

  脾虚水饮聚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者,白术必伍枳实。李文说:“枳实消胀,苦以泄之也;白术去湿,苦以燥之也”。这是攻补兼施之法,二味相合,颇有妙用。张路玉说:“枳、术二味,开其结,健其脾胃,而阳(气)分之邪解之自易耳。人但知枳实太过而用白术和之,不知痰饮所积,皆由脾不健运之故,苟非白术之豁痰利水,则徒用枳实无益耳。”这是非常中肯的。

  湿热蕴脾之黄疸,热重于湿者,则偏重阳明,茵陈、栀子、大黄为主药,以清热燥湿通便,使湿热之邪从大小便而去;湿重于热,则偏在太阴,当伍淡渗利湿之品,如茵陈四苓之类。

  脾不统血者,以健脾益气养血为主,用灶心土、白术、甘草、附子健脾温阳益气,以复其统摄之权;阿胶、地黄育阴凉血以止血,佐黄芩清热以防术、附温燥之太过,诚如尤在泾所谓“有制之师也。”所以对脾气虚寒,不能统摄而上溢之吐血、衄血,下渗之便血、崩漏,皆有良效。或以干姜与柏叶、艾叶、马通汁配伍,温气以摄血。

  脾阴不足、胃反者,以人参、白蜜养脾阴,配半夏降逆止呕。

  脾热者,用麻子仁、芍药、杏仁以润燥养阴,配小承气以导滞泻下,是为润下之祖方。吴鞠通的增液承气汤,即从此脱胎而出。

  临床治当从整体观念出发,据四诊辨证施治。至于个别特殊情况,又可变通运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