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很多老年人总是手脚冰凉,晚上睡觉双脚也暖不起来,中医把这称为“阳虚”。另外寒冷会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者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中医学认为,穴位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因此,老年人不妨采取按摩穴位的方法帮助身体取暖。
按揉气冲穴: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拍打肾俞穴:
肾俞穴在背部腰眼处。可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或上下搓擦至发热。
按揉心俞穴:
位于左右肩胛骨中间,脊梁骨和两侧大筋的部位。可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各按揉18次。自己够不着,可请别人帮忙。
揉搓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拍打足三里穴:
每次可拍打“足三里”100下,每日2次。有帮助手脚微血管扩张,舒筋活血,改善手脚冰凉的作用。
揉搓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按压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人体手腕背横纹上,对着中指、无名指指缝处。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的阳池穴。这对改善手脚发冷效果尤佳。
老年人应注意头脚保暖
老年人多有冬天戴帽的习惯,这是依据需要而形成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有13%的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头部皮肤的毛细血管又特别丰富,因此头部散失的热量比例会更大,而头部对温度又特别敏感,因此在冬季尤其是外出时,头部保暖十分重要,以减慢体温的散失。
脚离心脏最远,供血更少,皮下脂肪又薄,因而温度会更低,阳虚体质者感觉尤甚。因此,寒冬季节切实加强脚部保暖也是很必要的。
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并勤换袜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室内久坐,多活动双脚外,还可以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热水温度以自己可以耐受为准,持续至水温不热了结束,擦干脚后,以手掌搓擦脚底,并重点按摩脚心涌泉穴和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间缝下方的承山穴,然后上床入睡,可健身防病,特别有促进睡眠的效果。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扭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老年行骨关节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2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新陈代谢、改善 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健客价: ¥570适用于中医穴位贴敷,通过磁场物理原理起辅助治疗作用。用于各种原因的失眠,辅助促进入睡和缓解失眠。
健客价: ¥60外用,穴位敷贴。适用于畏寒体虚、腰膝酸软、白发脱发、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枯萎、阳痿早泄、精少不育、性功能减退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健客价: ¥68舒筋健腰丸(白云山):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麝香止痛贴膏(赠):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背冷冷痛,跌打损伤等。 舒筋健腰贴(君浩敷贴):使用时根据不同的伤痛或疼痛部位进行穴位贴敷。用于骨病各种疼痛的辅助治疗。颈椎、腰椎关键、跌打、腰腿疼、骨质增生、肌肉劳损、积液粘连等均可使用。
健客价: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