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得了异常怪病,整日身体倦怠,情绪低落,食欲也不好,不管什么山珍海味都吃不下。出身御医世家的马培之经过诊断后,确定慈禧太后的病是肝气瘀滞导致的,就开了一方【逍遥散】,慈禧太后服用了几服药后就痊愈了。“逍遥散”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著名的方,调肝养血的效果一流,名字也是意境盎然,意思是能够让肝气畅通,使得心情开朗,烦恼也被抛之脑后了,像是神仙一样无忧无虑,逍遥快活。古方逍遥散中有一味药就是荆芥,马培之行医的发源地在孟河,所以这荆芥也被称为“孟荆芥”。但其实,在现在的逍遥散方剂中,已经没有荆芥了。
荆芥又名姜芥、假苏。荆芥的苗茎方叶细,像是扫帚叶子且窄小,八月开小花,其中花房似紫苏,花房里有细小的子。荆芥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荆芥气味辛香,与姜的气味相似,所以能够发表散风,治疗风寒风热感冒均可广使用;又因为荆芥的发散功能,所以治疗麻疹未透可配伍蝉蜕、薄荷等,风疹瘙痒配伍苦参、防风等都很有效果;基于荆芥的发表作用,治疗疮疡初起且兼有表证时效果较好;另外,荆芥炒碳后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在中医里,通常植物药炒碳后,都具有止血的功能),可用来治疗吐血便血、女性的崩漏等。
除此之外,若经常头颈部疼痛(特别是上班族),可在八月以后用荆芥穗做成枕头使用,在立春之后去掉,效果很好。若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可以用荆芥穗加石膏等分研末,每次用茶水调服,效果也很好。若是中风导致的口噤(也就是牙关紧闭),可用荆芥穗研末,加酒服用。荆芥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受湿气而导致的脚丫溃烂,其方法是取新鲜的荆芥叶子捣烂后敷在脚丫处即可。
荆芥除了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外,也是一种调味菜,因为荆芥的气味芳香,常被用来炒菜,例如清炒荆芥、荆芥拌黄瓜、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等等。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荆芥用作食疗有哪些好处。
荆芥作为一种食疗药材,常常加入粥中来发挥作用。例如我们常见的生姜粥。准备好新鲜的荆芥、淡豆豉、薄荷、粳米、生姜等,先将粳米洗好后放入锅中搅拌均匀,用大火熬制,在熬煮的过程中不断搅拌以防止粘锅,等到粥熬煮到八成熟的时候,改用小火继续煮。此时,在另一个锅里放水倒入薄荷、淡豆豉、荆芥、生姜等,大火煎煮5分钟左右,煮好后倒入煮熟的粥内,再煮片刻即可。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荆芥中含有一种薄荷酮的物质,能够辛温解表,发汗祛风,对于治疗感冒十分有效,特别适用于感冒引起的怕冷、鼻塞、头痛等,又因为生姜也能驱寒发汗,两者结合,效果更好,加上粥消化也快,有益于药力的迅速发挥,所以,这生姜粥特别适用于感冒初起服用。需要注意的是,荆芥是一种草本植物,不能够煎煮过久,不然会失去药性,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健客价: ¥7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健客价: ¥9.8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健客价: ¥10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感冒身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
健客价: ¥10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健客价: ¥9.8发汗解表,生津舒经。用于风寒感冒,证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痒,咯痰稀白,无汗,头痛身疼,项背强急不舒,苔薄白或薄白润,脉浮或浮紧。
健客价: ¥25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健客价: ¥24发汗解表,生津舒经。用于风寒感冒,证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痒,咯痰稀白,无汗,头痛身疼,项背强急不舒,苔薄白或薄白润,脉浮或浮紧。
健客价: ¥36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健客价: ¥8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健客价: ¥18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健客价: ¥10.73发汗解表,解肌止痛。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项背强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肢节酸痛,苔薄白,脉浮紧。
健客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