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中成药坛 > 黄芪居然这么火,但你知道黄芪的这些作用吗?

黄芪居然这么火,但你知道黄芪的这些作用吗?

2017-09-07 来源:本草世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参、黄芪两药,都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的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但是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等功效。而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却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其适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人们都说人参神通广大,殊不知还有另一味默默无闻,但是药效却也很好的中药,近年来也是火的一塌糊涂,这个中药就是黄芪。黄芪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等地;一般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适用于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一般用量为9~30g。

  黄芪这个药在炮制上也有讲究,比如用蜜炙,将100斤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25斤与适量开水,拌匀后稍微闷一下,放在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可。经过炙过的黄芪,有什么作用呢?炙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补中等作用;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一般用量为9~30g。

  人参、黄芪两药,都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的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但是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等功效。而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却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其适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黄芪甘温,善入脾胃,是补中益气的要药。如果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的话,可单用黄芪熬膏服用,也可用黄芪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使用。由于黄芪能升阳举陷,所以可以用来治疗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症,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中药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这个药不仅补气,还对血症有一定的作用。黄芪不仅能补气还能生血,只不过在治疗血虚证时常与补血药配伍,比如当归补血汤用黄芪与当归同用;黄芪不仅能补气还能摄血,比如在治疗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时,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

  黄芪的补气之功还能起到托毒生肌的功效。比如在疮疡中期,正虚毒盛而不能托毒外达的时候,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又比如在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可起到生肌敛疮等功效,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中药同用,如十全大补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