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丰富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药名称也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其用意与中药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药通小编陆续给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中药名由来,以便让中医药爱好者更好的认识中药,发扬中医药文化!
第13期|止血药
1、地榆
【名解】陶弘景云:本品“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
2、伏龙肝
【名解】又名“灶心土”。“此灶中对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名为伏龙肝,并以迂隐其名”(《本草纲目》)。伏龙者,灶神也。其色如猪肝,故名。
3、三七
【名解】据《云南土特概况》记载:“三七原名‘山漆’,现名‘三七’,则系此种植物之形态,每株有三个枝干七个叶子而命名”。广西田阳县田州镇,历史上是三七的集散地,因而得名“田三七”、“田七”。
4、白芨
【名解】本品药用其根茎,因“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本草纲目》)。因“芨”与“及”同音异字,亦有将“白及”写成“白芨”者。
5、侧柏叶
【名解】“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本草纲目》)。因药用其枝叶,故名“侧柏叶”。
6、白茅根
【名解】本品药用其根茎,色白,因其“叶如矛,故谓之茅”(《本草纲目》)。主要根据药用部位、颜色及形状而得名。
7、血余炭
【名解】本品系人发煅制而成。因发乃血之余,故名。
8、蒲黄
【名解】本品药用香蒲科植物的花粉,因粉粒细小,颜色鲜黄,故名。
以上8味,均为常用的止血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血、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适用于行动不便者及年老移动不便者作为助行辅助用具。
健客价: ¥189供行动困难的残疾人、病人及年老体弱者作代步工具。
健客价: ¥399用于测量成人血压及脉搏数。
健客价: ¥308用于测量人体血压及脉搏。(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健客价: ¥298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21.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2.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健客价: ¥5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