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亲妈呀,益生菌不是万能药,可别瞎喂啦

亲妈呀,益生菌不是万能药,可别瞎喂啦

2017-08-15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益生菌是适合碱性环境的活菌,通过酸性的胃液,来到肠道中驻扎。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活菌已死,虽说宝宝胃肠液的PH值不及成人,但损害益生菌的能力还是很强。

  亲妈呀,益生菌不是万能药,可别瞎喂啦

  宝宝的任何小状况,都能让宝爸妈担心个半天。益生菌好像是万能小助手,随时都能派上点儿用场。

  拉肚子,来点益生菌吃吃。

  不爱吃饭,补充益生菌。

  说真的,给宝宝吃益生菌也不是闹着玩儿的,宝宝真的缺乏它吗?每天吃的不少,对身体就没有干扰?下次吃益生菌,不妨自己多长个心眼儿。

  益生菌的这些好处

  字面上,益生菌就是“对生命有益的细菌等微生物”,也可以理解成宝宝肠胃里应该有的正常菌群。

  1.促进消化

  帮助宝宝胃肠代谢、转化、吸收,尤其奶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2.预防过敏

  分解进入肠道的抗原物质,减轻宝宝的过敏反应;同时,益生菌本身也是一种小小的抗原,能增强宝宝免疫力。

  3.提供营养

  益生菌能够制造一些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

  4.生态屏障作用

  益生菌数量庞大,还能分工协作,在肠腔内形成一个个“小村落”,进而形成一层生态屏障,对其他菌群起到“生物拮抗”的作用。

  5.参与胆汁代谢

  益生菌能够参与胆汁中各类物质的代谢和排泄,尤其是胆红素。给黄疸宝宝喂益生菌就是这个原因了。

  6.有些益生菌,还参与激素类物质的调节和转化。

  宝宝会缺益生菌吗?

  接下来,咱们看看,宝宝肠胃里的正常菌群是怎么形成的,这么容易就会缺益生菌了吗?

  1.妈妈产道里的菌落

  宝宝出生时,身体会被妈妈产道里的菌落第一次“污染”了。产道里的菌群迅速占领宝宝的鼻咽部、口腔和皮肤。

  2.妈妈乳头上的菌群

  刚出生的宝宝,天生就会寻找妈妈的乳头。如果把宝宝放到妈妈身边,宝宝还会努力向乳房挪动,这也叫做“乳爬”。这时尽早开奶,妈妈乳头上的正常菌群,也会随着奶水,源源不断地进入宝宝的口腔和胃肠中。

  3.妈妈呼出的气溶胶中的微生物

  和妈妈贴身而眠,妈妈呼出的气溶胶也带着一些微生物,可以随着宝宝的呼吸,进入鼻咽部驻扎,再深入气道和胃肠道(当然,和宝宝贴身睡觉,一定要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宝宝与妈妈亲密入眠,应适当规避风险,而不是一味拒绝)。

  4.总结

  可见,一个正常足月的、顺产的、及早开奶的、与妈妈亲密接触的健康小宝宝,一般是不会缺乏益生菌的。事实上,母乳宝宝在6个月内很少生病,必须使用药物的机会并不多。

  可实际上,宝宝却缺乏益生菌

  1.无菌的生产过程

  孕妈妈们的肚子消了毒,无菌的手术台,无菌的医生们,切开妈妈们的肚子,把宝宝从无菌的子宫里剖出来,递给无菌的助产士。

  2.无菌宝宝

  宝宝经过简单擦拭,被包在襁褓中。此时,这个基本无菌的宝宝,只能依靠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慢慢建立自己的正常菌群了(手术室里的细菌水平也很低)。

  宝宝有时会被喂一口奶粉,而奶粉在胃肠滞留时间较长,影响胃肠蠕动功能、PH值等,甚至因为过敏刺激宝宝肠胃,影响正常菌群建立。

  如果宝宝出现黄疸,被喂些中药,更是人为造成菌群失调。

  3.亲密不足

  医生会告诫妈妈,不要和宝宝一起睡,否则乳房可能堵住宝宝的鼻子,造成窒息。

  月子期间,宝宝轮流待在一家人的怀里,唯独坐月子中的妈妈离宝宝远远的。正因为亲密不足,妈妈开奶推迟,导致母乳不足,宝宝只好添加奶粉。

  4.总结

  这个剖宫产出生,孤零零躺在小床里,叼着奶嘴的宝宝,肠道菌群建立的时间和速度都很慢。

  即使建立起来了,菌群数量也少得可怜,种类也不多,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

  研究证实,剖宫产出生的宝宝,胃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和完善的时间,比正常宝宝大约推迟1个月!母乳宝宝只需1~3天。

  这样看来,现在的宝宝为什么那么容易缺乏益生菌,原因也就在这儿。

  剖宫产、奶粉宝宝,就必须补充益生菌?

  看到这里,妈妈们不禁要问了,我家宝宝是剖宫产的,或人工喂养的,补充益生菌就很必要了?

  1.占据宝宝胃容量

  刚出生的宝宝,胃是很小的,大概只有玻璃弹珠那么大。如果要服下医生开的益生菌(一天至少3次,每次10~20mL的水),肠胃会被大大占据,影响吃奶,也影响妈妈的奶量。

  2.功能已被消减

  益生菌是适合碱性环境的活菌,通过酸性的胃液,来到肠道中驻扎。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活菌已死,虽说宝宝胃肠液的PH值不及成人,但损害益生菌的能力还是很强。

  因此,服用益生菌,属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做法。

  3.益生菌味苦

  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等本来是苦味的,而多数宝宝天生喜欢甜味。所以,益生菌中经常添加大量的糖分和奶粉,做得非常甜。

  多余的糖分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甚至会引起“味觉混淆”。

  4.奶瓶会造成“乳头混淆”

  给宝宝喂食益生菌,奶瓶自然是首选。奶水和甜甜的益生菌的区别,乳头和塑胶奶头的区别,会让宝宝烦躁不安,这便是“乳头混淆”。

  5.肠道自己的“生态平衡”

  宝宝自己的肠胃,能够自行优胜劣汰,选择最优菌落,这样的结果也最妥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