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乙肝防控:疫苗接种+母婴阻断

乙肝防控:疫苗接种+母婴阻断

2017-08-09 来源:新疆中医医院肝病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免疫耐受期妊娠患者血清HBV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之一。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新生儿标准乙肝免疫预防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乙肝防控:疫苗接种+母婴阻断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10年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再免费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普及,2014年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和15~29岁人群HBs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主动母婴阻断措施: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出生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越早越好。

  被动母婴阻断措施: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乙型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母婴传播的阻断率。

  ◆乙肝母婴阻断:有效抗病毒治疗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免疫耐受期妊娠患者血清HBV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之一。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新生儿标准乙肝免疫预防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HBVDNA水平是影响HBV母婴传播的最关键因素。HBVDNA水平较高母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近年有研究显示,对这部分母亲在妊娠中后期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使孕妇产前血清中HBVDNA水平降低,进一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80%以上的宫内传播发生在妊娠晚期。这是因为妊娠中晚期,随着胎儿的生长,胎膜变薄,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胎盘屏障减弱,乙肝病毒容易突破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妊娠晚期(妊娠28周以后)服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可有效地降低母亲血清HBVDNA水平,提高HBV母婴阻断成功率,使HBVDNA高复制母亲所生宝宝的母婴阻断失败率下降到1%~5%。而且,妊娠晚期胎儿的发育已经成熟,药物不会引起胎儿器官发育缺陷。

  因此,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乙肝指南均建议:HBVDNA高复制(HBVDNA大于106IU/ml)的乙肝母亲可在妊娠第24~28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进一步提高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产后1~3个月可酌情停药,并加强随访和监测。因此,如果考虑到这些药物的应用对于母亲和胎儿所带来的收益超过风险,乙肝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可以“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使用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或替诺福韦酯(TDF)治疗期间生育。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