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借酒消愁”新解

“借酒消愁”新解

2017-08-09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短期内饮酒,由于酒精抑制了大脑抑制兴奋的中枢,会引起兴奋,减轻抑郁;长期饮用会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性、精神病性症状,包括酒精性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

  “借酒消愁”新解

  事实上,借酒消愁的习惯在中国古代普遍存在。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的“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那么,借酒消愁,真的可行吗?我们先来看看“酒入愁肠”后人体内产生的反应。

  ☆酒入愁肠

  人体胃肠道是乙醇最主要的吸收和首过部位,乙醇进入肠道后,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乙醇代谢成乙醛。相比较于人体其他组织,肠道组织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弱,高浓度的乙醇和乙醛可以损害肠道紧密连接组织,同时增加肠壁的通透性。肠道内大量乙醇的累积,严重影响细胞联合反应,导致人体各器官均受损伤。

  同时,高浓度的乙醇直接对肠道和肝脏造成损伤,如肠道细菌移位、肠道屏障受损、组织炎症反应加重、肠道内产生大量内毒素。如果长期大量饮酒,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增多,内毒素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一步加重肝损伤。

  ☆肠道菌群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生关系。它们可以利用宿主体内不能消化的纤维或寡糖,帮助机体代谢;同时可以促进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抵御病原体的侵袭,组成了人体的免疫防线。

  近些年来,提出的脑-肠-菌轴的概念认为,消化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相关内分泌、免疫系统、肠道菌群调控,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产生作用。而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影响肠功能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神经系统。

  Bravo等发现肠固有层嗜铬细胞是重要的神经系统与肠道菌群双向信号传递与调控者,在疼痛与免疫应答调控、情绪稳定控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美国的研究者发现肠道微生物群释放的化学信号会顺着迷走神经传递,从消化系统一路传导至脑底,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食欲。肠道菌群改变,有益菌相对减少,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调节受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活化,炎症细胞因子增加,进而导致焦虑或抑郁。

  同时,亦有研究发现,增加有益菌,可以积极改善精神焦虑与抑郁症状。所以,“酒入愁肠”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焦虑或抑郁加重。

  ☆酒精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短期内饮酒,由于酒精抑制了大脑抑制兴奋的中枢,会引起兴奋,减轻抑郁;长期饮用会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性、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包括酒精性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

  综上所述,“酒入愁肠”后,长期饮酒的人会“愁更愁”,不经常饮酒的人适量饮酒会引起兴奋作用,但“借酒消愁”,本就属于消极规避,劝诫大家还是应该调整心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