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大暑大暑,热死我属

大暑大暑,热死我属

2017-08-09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大暑大暑,热死我属

  ☆何谓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处理治疗,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脑病、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肝损伤、肠损伤或缺血、胰腺损伤、出血性疾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诱发中暑的因素有哪些?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其中主要因素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

  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体质虚弱、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哪些人群易中暑?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身体较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

  ●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易导致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中暑。

  ●糖尿病久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及周围神经的病变,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自觉中暑症状却出现得较晚。

  ●患有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中暑的一般处理

  ●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脱去衣服,使患者体温下降。

  ●给患者喝些清凉饮料,如冷盐糖水、菊花水、绿豆汤等。

  ●给患者头部冷敷,用酒精或冷水进行反复擦洗,以促其降温、散热。

  ●如患者昏迷不醒时,针刺或手掐其人中、十宣、百会穴,使其恢复知觉。

  ●如以上方法无效,应尽快送医院抢救。在途中要注意降温避暑。

  ☆解暑三饮

  ◎三叶清暑饮: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50g,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10分钟,过滤,再加入适量蜂蜜或白冰糖搅匀,冷后代茶饮。有清热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

  ◎藿香饮:藿香50g,佩兰30g,同放入锅内加清水煮沸20分钟,取汁液加蜂蜜调匀饮服。此饮具有芳香祛浊,消暑化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等。

  ◎西瓜翠衣饮:西瓜翠衣(即西瓜皮)100g,蜂蜜适量。将西瓜皮洗净切细放锅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加蜂蜜即可服用。具有清暑解热、泻火除烦、利尿降压等作用,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高血压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为夏令清暑之佳品。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