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走出"肝气郁结"

走出"肝气郁结"

2017-08-09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肝为刚脏,主疏泄,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畅,气血调和,会使人心情舒畅,开朗乐观,身心健康。肝气宜舒畅条达,不宜压抑郁闷。调养肝气就是调理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

  走出"肝气郁结"

  何谓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又名肝郁气滞,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证候,简称肝郁证。本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病因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肝气郁结又如何?

  病机分析:本证是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所致的病证,与人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若精神刺激,情绪不畅,气机郁滞,常表现为情志的改变,如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喜太息等。肝经分布于两胁及少腹,肝经气滞,气机不畅,则表现为胸胁少腹胀问或窜痛;气机不畅久郁生痰,痰随气逆上行,郁于咽部则成梅核气,积于颈部则成瘿瘤,停于腹部则为疤瘕;气病及血,血行不畅,冲任失调则见乳房作胀,结块,月经失调,闭经等。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或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病情轻重主要与情绪变化相关。

  肝气郁结证是肝的常见证候,失于疏泄,则可导致众多证候的发生,如肝火上炎、肝郁乘脾、肝火犯肺、肝胃不和等等。

  若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日久不愈,可气郁化火成为肝火上炎证,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失眠,噩梦纷纭,或胁肋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

  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又可出现肝气犯脾证,即可表现为: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等症状;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嗳气,吞酸嘈杂,呃逆,不思饮食,情志抑郁,善太息,烦躁易怒。

  若气郁化火,肝火犯肺,肺失宣肃,则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咳嗽阵作,痰黄稠黏,甚则咳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总是咳嗽,就是因为闷闷不乐而造成肝气郁结、肝火犯肺,造成久咳、肺结核等。

  如何走出肝气郁结?

  肝为刚脏,主疏泄,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畅,气血调和,会使人心情舒畅,开朗乐观,身心健康。肝气宜舒畅条达,不宜压抑郁闷。调养肝气就是调理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

  应季而生: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应肝而养生”,春季应顺应自然阳气生发舒畅而养肝气,采纳自然阳气调养肝气,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对于平素肝气抑郁,情绪郁闷低沉或肝阳上亢,肝火亢盛,情绪急躁易怒之人,春季尤其要调养肝气。建议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具有芳香理气的果蔬,如茴香、芹菜、香椿、香菜、春笋、萝卜、柑橘等,也可适量饮用菊花茶,以食补调养肝气。

  调养大法:

  畅情志:要知道抑郁本身就是由于攻击自己、不接纳自己产生的。对自己宽容一些,也许郁气就能远离你。建议经常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如跑步、瑜伽锻炼、练习太极拳等。郁郁寡欢或急躁易怒之时,可通过打坐、看书、练字等活动以求心平气和之态。

  唱唱歌,郁气出:肝在志为怒,应声为呼,当我们感觉肝气不舒之时,唱唱歌,把胸中郁气呼啸而出,条达气机,舒畅情志。如果胃口不好,痛快地唱唱歌,一定会感觉胃口大开。如医所云:“脾在志为意,在声为歌”,因此,唱歌也可以疏解土之郁结,使得脾胃气机条畅;推一推,肝经舒:肝经循行于人体胸胁、少腹、股内侧、及足背内侧,循经疏肝,时而施以推拿之法,舒经活络,条畅气机,如双手于胸胁两侧循经向下推经至足(太冲等穴)。

  睡眠早,情志好:晚上1-3点为肝经当令,此时熬夜最易伤及肝肾,故而特别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什么时候睡觉。睡的早,晚上11点钟你如果睡着了,情志好,你会发现很多小毛病是能睡掉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