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高血压位于我们常说的“三高”之首。如果您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高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低压)超过90mmHg,随机测量三次都达到上述指标,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我们建议50岁以后要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因为我国是高血压的重灾区,高血压患者多达3.3亿,也就是约每4个人里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病。血压升高不仅能增加心脏负担,长期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脏功能、结构受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
高血脂也是老百姓常说得“三高”之一。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专家夸张地说:“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蛋,甘油三酯是帮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警察”。也就是说前三者越高越糟,后者高则有保护作用,而其中最坏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化验单上的LDL—C),可以说它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作俑者。
吸烟—
中国是烟草的消费大国,“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都是心血管病预防得焦点。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诱发心绞痛。
糖尿病—
糖尿病在我国似乎已司空见惯,患病人数超过九千万,而且发病率迅猛增加。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重要特征是:心绞痛发病年龄提前,多为多支血管病变,而且多无症状,预后更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更为注意预防心绞痛。
肥胖--
肥胖不仅是医学难题也是近几十年来凸显的社会问题。如果您的体重指数——学术上称作BMl,即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大于25就可以初步确诊为肥胖了。但并不是体重指数正常就万事大吉了,英国有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正如谚语所说,腰围和腰臀比也很重要,男性腰围应小于100厘米,女性应小于90厘米,腰臀比,及腰围和臀围的比值,男性应小于0.9,女性应小于0.8。若体重指数或腰围、腰臀比超过标准,心血管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年龄—
年龄是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年龄越高风险越大,而且近期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已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但遗憾的是,这一危险因素无法通过任何治疗手段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