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慢性肠炎别不重视,中医治法得知道!

慢性肠炎别不重视,中医治法得知道!

2017-06-08 来源:悦读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有的患者因情志引发,为肝旺乘脾,属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多,治疗自当以痛泻要方抑木扶土。然当脾虚渐愈后,需要酌情递减白芍用量,可使柔肝不碍脾。

  一、辨治思路

  慢性肠炎属于“久泻”、“腹痛”等范畴。初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洁或情志不遂等原因损伤脾胃,致使脾虚湿盛,邪滞肠中,又复因正虚邪恋而迁延日久,最终脾肾亏虚,诸邪胶结,缠绵难愈。

  本病从邪实看,以湿为多,亦可见寒、热、、瘀、食滞等。从正虚看,以脾虚为主,亦可兼有肾虚。因是慢性病,故多数虚实夹杂。对腹痛症状而言,多数是因为邪滞肠道引起,其中湿热比较多见。这些患者可能喜食辛辣,或者曾经因为饮食不洁患过急性胃肠炎而未彻底痊愈,导致湿热蕴结肠内,阻滞气机,发为腹痛、泄泻。我们都知道葛根芩连汤善治此证,我补充的是一点用药剂量分配问题。患者疼痛部位在脐周,便后无缓解,其病位应在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重用黄连入心以清小肠湿热;患者腹痛并有便意,泻后痛减,或见里急后重,病位应在大肠,应适当多用黄芩。除芩、连之外,蒲公英、白头翁等也是十分实用的药选。有时热重于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现象,我多选大剂量蒲公英或者适量大黄来泄热。针对气滞,我喜欢用枳实和木香来调气机。此二药对胃肠道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快速缓解腹痛症状。

  因情志不遂引起发病的多与肝脾不调有关,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是因为过食寒凉或者素体阳虚而见寒湿象的,这些就属于肉桂、干姜的适应证了。

  本病脾虚,运化失常,气虚下陷,见湿盛泄泻,治当健脾升阳。我常用炒白术、茯苓、苍术、党参等扶运中土,健脾止泻。升阳则选黄芪或葛根。白术、茯苓能补脾祛湿,其中白术偏补脾益气,茯苓偏渗湿止泻,同用补脾力盛。有的患者腹胀不痛,食少身重,舌苔腻,看似脾虚,实乃湿困,此时当宣化湿浊,湿除则脾健,用茯苓、苍术更宜,苍术燥湿作用尤强。党参大剂量可宣通,小剂量反壅滞,针对虚实夹杂患者,大剂量党参可以起到补不壅塞,且不敛邪之作用,但对存虚证患者就只能用小剂量了。

  久病不愈,累及于肾,见肾阳不足,或素有肾阳不足导致脾阳不运的,多表现为五更泻。胃肠纳食消谷,传化糟粕有赖于脾阳的温运,然中土之阳根于命门,命门不温,则脾阳不运,故肾阳不足引起的五更泻为更深层次的虚损,比单纯脾虚泄泻严重,顽固。温补肾阳可以釜底加薪,助脾运化,我多选附子、肉桂、补骨脂等补命门火。

  久病滑脱,需要收涩,可选诃子、石榴皮、仙鹤草、赤石脂等。

  二、用药心得

  1.车前子,乌梅

  腹泻的治疗,可用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也可用乌梅敛肠止泻防脱。利水与涩肠为治标之法,腹泻日久,必有阴津耗损,用车前子利小便恐有加重阴津耗损之嫌,而出现口干渴症状。乌梅不仅可以涩肠止泻,还可以生津止渴。二药合用,可相互取长补短,并协同增强疗效。

  2.白芥子

  慢性肠炎见大便有黏液,腹痛,时泻时止,痰也。此痰非白芥子搜利不能除。大便有不消化食物,食积也,可用山楂消之化之。腹胀纳呆,口腻喜卧,湿阻也,厚朴燥之行之。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可令人泻。实者泻之,通因通用,亦为治泻之法。

  3.补骨脂

  命门火衰而阴寒内盛,五更时阳气未复,阴寒盛极,令人洞泻不止,此乃五更泻。补骨脂温补脾肾,可釜底加薪,使水谷腐熟,而泄泻自止。肾开窍于二阴,肾虚不固见泄泻可用五味子补之敛之。脾失健运而泄泻则当用白术补之运之。泄泻因虚而起者,补法为其治也。

  4.防风,升麻

  受风感邪,引发腹泻,自当散其邪。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泻。脾虚下陷,以此二药升提,亦为治泻之法。风药属阳,性能胜湿,如地上沼泽,风之即干。此二药升清阳之气,用于风邪湿邪引起的泄泻,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枳实,葛根

  有的患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此多为脾虚不运,气滞湿阻。脾虚湿盛则泻,脾运呆滞则秘,故需要以四君子补脾助运,配葛根、枳实,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同时,泻得葛根则止,秘得枳实则通。

  6.白术,白芍

  有的患者因情志引发,为肝旺乘脾,属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多,治疗自当以痛泻要方抑木扶土。然当脾虚渐愈后,需要酌情递减白芍用量,可使柔肝不碍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