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香气浓者为佳。
【别名异名】
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白茱。
【时珍原文】
自宋以来,始言苍术苦辛气烈,白术苦甘气和,各自施用,亦颇有理。(《本草纲目?卷十二?术?集解》)
术,白术也。(《本草纲目?卷十二?术》)
白术甘而微苦,性温而和。赤术甘而辛烈,性温而燥。(《本草纲目?卷十二?术?苍术?气味》)
【效用特点】
甘、苦,温。
1.补脾健胃: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泄泻等症。本品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2.燥湿利水:用于脾虚湿困,运化失职所致水肿、泄泻。
3.固表止汗:用于气虚自汗。
4.安胎:用于脾虚胎儿失养,胎动不安。
【养生评述】
白术最大的特点是健脾,一般称此药乃健脾要药。凡健脾之品,有祛湿之功,白术同时也能利水,故常作为治疗水湿内停的药物。在健脾方面,提倡炒后应用效果更好。从目前对白术的炒法来看,有土炒、砂炒、麸炒、清炒,传统的方法是麸炒最佳,但因为成本相对较高,现多提倡土炒。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以脾虚泄泻最为多见。临床尤以白术为治疗泄泻、便溏的主药,如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七味白术散等。白术可以治疗多种便溏,如大便始终为稀便,大便先干后溏,大便时干时溏,大便先溏后干。取其治疗便溏一般应炒用。所以临床上见到便溏常将白术作为首选之药。
白术也可以治疗便秘,多用生白术,并且需要大剂量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治疗脾虚便秘效果尤佳,因此白术既治泄泻,也治便秘。用白术治疗便秘是张仲景法,见于《伤寒论》179条,出自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用于水湿便秘,加健脾益气之白术,促进运化,濡润肠道而大便自通。
治疗便秘,许多人靠吃泻药,长期吃会使得脾胃越来越虚弱,用大黄、芒硝、番泻叶等攻下之药,这些中药短期吃可能起作用,但到后来就不行了。而且对脾胃损伤非常大,但白术不同,大剂量应用,不但能通便,还能健脾,对脾胃没有损伤。真正想治好便秘,要吃没有副作用的中药。
【养生特点】
若遇到便溏者,可以将白术炒后,研粉用开水泡服,有一定的作用。取其健脾也可以这样使用。
【养生验方】
1.风瘙瘾疹:白术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2.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
3.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